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其在汉口、九江的租界交还中国。这表明(     
A.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导B.国民政府取消了列强在华一切特权
C.北伐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D.工人运动导致了统一战线内部分化
2024-03-08更新 | 320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1年6月,《共产党》杂志指出:“所谓国会省议会县议会,无一不演出种种怪状丑态,简直到了末路了……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A.武装斗争是唯一的变革途径B.中国革命现实的迫切需要
C.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南北混战造成了国家分裂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此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此次之实验”是何事件,史学界认为该实验失败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写出哪一事件旨在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该事件对民众有何影响?

材料二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主义。对内反抗封建专制压迫,否定清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形成近代民族国家;对外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争取国家的自强自立,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

——据焦润明《论近代民族主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意义。
2023-12-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朝野人士认为欲使国家富强、民智大开,必须重视普通教育,因而创办京师大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分为普通学(如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等算学、初等格致学、初等政治学、地理学等)与专门学(如高等数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农学、矿学、商学、兵学等),学生在学完普通学后,可任选一两门专门学深造。考试采用西方的积分法,逐日考核、按月公布。这初步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

——据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整理

材料二   “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

——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1921年3月)

“物价高贵,失业者多,劳资阶级之争无或已时,是欧洲执政者所最苦耳。”

——周恩来《致严修》(1921年1月25日)

(注:以上文章为周恩来留法期间担任天津《益世报》驻欧记者时所著)

材料三   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在一切产业部门均应成立这种学校。工人学校应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普通教育”的目的及京师大学堂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国内国际视角分析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创立“工人学校”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2023-11-10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

●梁济(1858~1918年),清末举人,他的思想遵循着传统儒学内圣外王模式,但又深受经世致用观念影响,他主张在维护现有秩序下,通过吸收西方文化,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梁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他创办《启蒙画报》等报刊,捐款兴办新式学堂,为民间戏剧撰写歌词,采用通俗方式启发民智;任职期间积极兴办工艺工厂,采用机器生产。辛亥革命后,梁济的思想是复杂的,虽对清廷不满,但深受忠君死节观念的影响。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梁济再次失望于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兵祸蔓延、人民苦穷的现状,于民国七年冬天的清晨在积水潭身亡,留下“世界会好吗?”的遗言,这被称为梁济之问。

——摘编自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

●梁济,一亡清之部员耳,以世受国思,情深故主,毅然投水以死,死固得其所矣。顾梁氏所以不死于清帝逊国之时,又不死于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延至今日始死,岂不太晚?意者,梁民之不速死,盖犹有希望耳自欧战告终,德皇逊位,奥匈俄等,将尽变为共和国,则二十世纪中国不容有君主之政体矣。梁氏默察伤,势穷望绝,乃不得不死欺。

——摘编自1918年《申报——自由谈》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世风沉沦与社会失范,梁济选择了有计划地殉清,希望以此种方式实现生命超越,唤醒世人觉知。他们通过以死抗争之举来体现强烈的国家意识,希望通过重新找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拯救世风人心。

——摘编自王志通《为国身死》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传统士绅梁济“舍身捐躯”的原因,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对“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作出回答。
6 . 毛泽东对湖南国民党的组织建设倾注了心力。……他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回湖南指导湘区委筹建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湖南农民运动获得长足发展B.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革命发展
C.当时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D.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湖南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

单元

主要章节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 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 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 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材料中找出一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线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应”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的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应类型与历史走向。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9 . “以目前中国无产阶级的现状,扶助民主派起来共同打倒封建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确实必要”“然亦只是联合与援助,决不是投降附属与合并。”这表明此时的中共(     
A.主张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B.对中国基本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化
C.实现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D.正式制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2023-06-1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提出:“这回大战,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社会的……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劳工主义的胜利,也是庶民的胜利。”这反映了李大钊(     
A.已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B.强调从政治角度分析一战起因
C.主张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认识到一战是列强内部的战争
2023-06-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