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它是首都,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文化;它作为文化中心,四方儒士云会于此,又有左右两教坊,善歌工舞,域外传来新声佳曲,经教坊上演,传遍京城,影响全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唐朝长安城的地位。

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大事记

时间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开始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十一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概括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7月)


(3)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该宣言发表的背景。
2023-01-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与此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A.中国共产党诞生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共某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巡行此议决。”这表明中共当时
A.调整了党的最高纲领B.制定出党的最低纲领
C.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宣布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4 . 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B.逐渐认清了中国国情
C.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向D.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5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对民主革命进行深入的探索,20世纪20—3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驾驭着民主革命的航船在政治斗争中的汪洋大海上乘风破浪。这期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也由于党在政治上的幼稚,走了不少的弯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
(2)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移,请就这两次转移及其影响加以说明
(3)从大革命失败到长征胜利,中国民主革命走出了低谷。请予以说明
2021-02-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陆续的成立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21-02-1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上海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下列在上海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开埠通商②中共“一大”召开③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制定④五四运动中心
A.①④②③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
2021-02-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

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改组国民党而采取的举措。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2020-10-2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新课标新教材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及课文内容摘编


结合所学,编写①子目下的课文内容。(编写要求:注意包含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逻辑通顺,史实正确,内容完整,字数 200 字左右)
2020-08-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