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亲历其事并起到了关键作用的青年外交家顾维钧对巴黎和会的回忆如下: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顾维钧提及的“中国的缺席”,其直接的结果是(     
A.拒签对德和约B.改变了西方列强的决策
C.收回台湾D.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024-05-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6年10月,黄克在广东《清远农民运动报告》中写到:“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后“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农运状况B.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
C.通讯报道干扰农会活动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力量
2024-03-04更新 | 5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计划的提出(     
A.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有利于配合北伐战争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4 . 20世纪初创刊于北京的《启蒙画报》,创造了很多或长或短的歌谣,再配上或精或粗图像,以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当时中国还有不少类似的画报。图为其中的一幅--《渔儿乐》。这表明当时中国知识界(     
渔儿乐
……
我披我蓑荡我桨,钓鱼要钓别处鱼,撒网不撒自家网。小儿摇小舟,摇到天下五大洲,大鱼小鱼一齐到,那个鱼儿不上钩。

A.初步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B.极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C.注重开启童智以促进民族复兴D.开始加大寓教于乐力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李大钊在1917年的《中心势力创造论》指出:由中级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以为国本之所托;在1921年的《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中提到:我们需迅速行动起来,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唯有如此,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这一思想转变(     
A.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B.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推动新社会阶级力量的出现D.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4-01-23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就职工运动作出了决议,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目前的主要职任是领导全民族的解放斗争,工会与其他阶级民众团体建立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行动的联合战线,就是实现这一职任的唯一策略”。该策略(       
A.有利于中苏友好合作B.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D.促进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2024-01-23更新 | 39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3年11月,中国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该草案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强调上下关系和严密组织、严格纪律,要求在国民党活动的各团体中组建“党团”,以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切实贯彻执行。该草案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浓厚色彩B.体现了促成统一战线的愿望
C.是国共合作实现的具体表现D.明显吸收了苏俄的先进经验
2024-01-08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1919年10月刊登于《神州日报》上丁悚创作的漫画《势不两立》。该漫画(     
A.意在揭示国民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B.凸显了五四革命先锋队的强烈斗争意识
C.反映出青年知识分子成为革命主力D.折射出政府已成为英美列强在华代理人
9 . 如图所示军事行动的历史影响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023-12-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教育家杜威于1919年12月发表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一文中曾评价:“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力量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他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一二•九运动
2023-12-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