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国民党一大改组后,最重要的政治及组织变动有三:政治骨干少壮化,共产党人作用凸显,政治上明显左倾。以下选项能够印证国民党一大后,在“政治上明显左倾”的是(     
A.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落实“耕者有其田”政策
C.“二次北伐”推翻北洋政府D.支持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
2024-05-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2 . 【史学的价值与功用】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认为,历史是人类进入文明以后诞生较早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国,夏商时期即有“巫史”;在古希腊,从希罗多德著《希波战争史》,即开创了如实记述客观历史的西方史学传统。进入现代以来,一方面是由于更加优越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历史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繁荣,成果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史学的价值与功用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普遍质疑。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有人认为,历史毫无意义,认为历史不能教给我们什么,而且认为浩瀚无垠的过去只不过是错误的一再重演,而未来注定要上演一出更大规模的错误悲剧,是可能的吗?

请围绕“史学的价值与功用”,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19——20世纪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3-14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妇女运动决议案》,决议案规定了如图所示的基本原则,下述材料见证了(     
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
规定女子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严禁买卖人口,保护女性和儿童。
反对多妻制和童养媳。
根据同工同酬,保护女性及童工的原则,制定妇女劳动法。
A.国民政府时期女权运动的发展B.妇女解放路径的探索
C.经济发展推动思想进一步解放D.社会主流观念的质变
4 . 【文化交融与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文化交流融合的世界意义。

材料一

作为启蒙思想核心信条的自由、平等观念,的确有其欧洲本土的历史渊源,但我们也不能无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时的西欧人对域外文明的考察了解不仅极为广泛,而且相当精细,表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世界性文化研究兴趣。他们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关注中心,这就是中国的儒家文明。18 世纪出现席卷法国的著名的“中国热”,儒学对整个西方近代经济思想的奠基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国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虽然以主张重农主义的经济学说而著名,实际上却是以启蒙运动的自然法理论为指导,对《易经》中天道自然的思想甚为佩服,英国的斯密也通过“重农学派”吸收了重农的思想,出版了《国富论》,抨击欧洲当时流行的重商主义。……事实表明,如果没有受到中国文化的启迪,法国启蒙运动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文化原则的提倡的力度无疑要大打折扣,因而中国文明对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文化特性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容抹杀了——尽管这种影响的大小、深浅,还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史学课题。

——摘编自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之中法文化在法国大革命问题上的历史性互动》

材料二

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从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中国的新出路,于是由向西方学习转向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引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文化如何参与塑造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和政治文化的特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1920-1921)                                             (1927-1945)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2023-12-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解读阶段特征,把握历史脉搏】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一段黑暗、反动的历史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孕育发展的时期。

材料一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谁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侣,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间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宣言进行简要评析。
7 . 如图为中国共产党南昌党部宣传部于1927年绘制的漫画《新军阀蒋介石甘自向坟墓里摸索爬行》,这幅漫画(     
   
A.对国共合作的前途带有一定预判B.揭开了国共对峙的序幕
C.反映了国共两党对领导权的争夺D.中断了北伐战争的进程
8 . 1926年,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班。在开设的25门课程中,把注重本党主义之解释、国民革命基础知识之灌输摆在第一位;还特地设有14课时的“革命画”课。这一课程的设置意在(       
A.增强党的组织动员能力B.加速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C.宣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早期党组织的成员,如俞秀松,“改名换服”到厚生铁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并帮助陈独秀等组织机器工会。以上信息可以说明早期党组织的成员(     
A.注重同工人群众相结合B.自力更生能力不断提升
C.来自社会基层不同行业D.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深化
10 . 1922年8月,在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会晤中,孙中山代表国民党热情地表示欢迎中国共产党的加入,并称这是给国民党输送“新鲜血液”、拯救国民党的一次机会。他还请马林和陈独秀拟定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方案。这次会晤预示着(       
A.国内革命形势发生剧变B.孙中山领导的倒袁运动受挫
C.国民党确定了联俄政策D.中共实现和国民党联合革命
2023-08-21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第一中学、咸丰县第一中学、建始县第一中学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