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78 道试题
1 . 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俄双方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A.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B.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今日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上古时期的古人即开始将周岁均分成若干节气,孟子称大麦“至于日至之时皆孰矣”,这里的日至指夏至而言。这反映了(     
A.农业带来古代天文学发展B.孟子力主构建小农社会
C.大麦为先秦中原主要粮食D.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形成
今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法关系】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中国文化信息传入欧洲,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陈宣良《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中法毕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促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决裂,中苏形式严峻,中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政权,同时更需要结交其他国家来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并从越南战争中退出,是中法建交的又一原因。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吕芳《漫谈中法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内容,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建交)精神”,请尝试概括“中法精神”的内涵。
4 .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材料一   在国际新闻界同仁眼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充满神秘色彩,极具新闻价值。有数据表明,1936年到1945年,与中共抗日根据地有过直接接触的欧美人士达数百人,其中74人到访过延安。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1943年中共设立中央宣传委员会,毛泽东亲自主抓对外宣传工作。毛泽东在接受英国记者贝特兰采访时强调,“我们的工作,是以不疲倦的努力,解释现在的形势,联合国民党及其他一切爱国党派,为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面对国民党新闻封锁,中共统筹规划,设立“香港八路军办事处”、长江局国际宣传委员会等对外宣传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实施组织传播。

——谢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实践经验梳理》

材料二   下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出版机构和刊物创办、发行地

——陆玥《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外出版工作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对外宣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出版工作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5 . 【致敬国士】

中国自古敬仰国士:“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摘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摘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在2024年4月底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国士,华彩拾光”的成人礼活动,号召步入18岁的高三学生以“国士”为榜样,书写奋斗青春。

请你围绕该主题,从所学的中国历史中任选一位“国士”,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人物选择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09年伽利略亲自制作了一台能把远处物体放大近千倍、把距离缩短到三十分之一的天文望远镜,由此发现了大量以往不为人知的太空奥秘。这说明(     
A.传统的“地心说”被否定B.太空勘探助推科技进步
C.科学革命解放人类思想D.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下图)被中外历代评论家誉为“巨碑式山水画”的代表杰作,画面中的山峰雄伟大气,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如纪念碑一般从云雾中突然升起,与前景中的人物、路径、瀑布等形成巨大反差。同代画家认为这山峰象征着的皇权的独大,后世有人认为这山峰寓意着宋王朝从五代乱世崛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时代环境影响文艺作品风格B.后人的理解更接近作品本质
C.同代人的观点符合画家主旨D.应考察画作真伪后再做判断
8 . 1835年英国驻印总督强制推广英语,20世纪初英语发展为印度官方语言。20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印度成立了英语教学基地,促进英语在当地广泛传播。对该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意识形态影响文化交流B.两极格局演变推动的结果
C.西方文化侵略依然存在D.第三世界斗争发展是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陆羽《茶经》记载了江北的蕲、黄、寿、江南的常、宣、歙诸多产茶州都,国家靠榷茶生利,商人大量贩卖茶叶。北方回鹘人入朝后“大趋名马市茶而归”。契丹耶律德光遣使南唐,以羊马交换茶叶。这些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B.茶叶成为外贸的大宗商品
C.饮茶之风盛行于全国各地D.民族贸易激活了国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公元前650年某地区使用的文字,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这种文字
B.多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
C.它是由表音、表意和限定符号组成的象形文字
D.它是字母文字的源头,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