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正式成立,组织贩卖便宜的布匹与日用品,为工人兑换银元,以抵制不法商人操纵物价、货币,盘剥工人,高度重视工人的经济利益与消费生活。合作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B.适应国民革命开展的需要
C.助推工人运动的开展D.争取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4-03-24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五四运动初期,上海英美租界当局常常表示对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的同情。从6月6日开始,他们将学生运动称为“骚乱”,禁止游行、集会,镇压一切罢工和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英美租界当局(     
A.对北洋政府镇压政策的配合B.对民间抵制日货运动的不满
C.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敌视D.对无产阶级革命扩展的担忧
3 . 下表所示是中国早期工会组织及其活动。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时间工会组织及其活动
1920年4月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业总会等7个工界团体举行会议,筹备纪念五一节
1920年10月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出版刊物《机器工人》
1921年3月汉口人力车夫展开反增加车租的罢工
1921年5月长沙各工会组织五一劳动节游行,提出“改善待遇、加强团结”
A.工人运动形成高潮B.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工人成为革命主力D.新型政党呼之欲出
4 . 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A.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B.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C.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D.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
2023-12-12更新 | 88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2023-11-22更新 | 16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黄埔军校不仅创办了多种政治性报刊杂志,还在1925年成立“血花剧社”,成立两年内剧社共在校内外演出50多场,剧目有《血泪潮》《还我自由》《黄花岗》《鸦片战争》《革命军来了》《联合战线》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A.注重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B.号召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C.是反对北洋军阀的主力军D.是国共合作的必然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金冲及是著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其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描述中共一大时说道:“凡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种种困难和挫折,会经历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意在强调(       
A.中国共产党诞生具有必然性B.党的自身建设走向了成熟阶段
C.中国革命任务开始发生转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时机成熟
2023-08-29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到济南城内外进行宣传讲演。五四运动后,邓恩铭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2年初,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共二大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邓恩铭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6时慷慨就义,年仅30岁。

——摘编自余玮《邓恩铭: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恩铭的时代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恩铭的时代精神。
2023-06-04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乡村建设实验如火如荼的时期,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是其中的典范。他主张“经济建设居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特别是金融应为乡村建设中的公共经济事业。在内部,卢作孚主张设立农村银行,在农人青苗不接的时候,贷与款子,并办理存储及汇兑;提倡消费合作社,供给农人廉价的消费品,并分与最后所获的红利;提倡生产合作社,以公共的保证,帮助需要借款的农人,取得随时可以借款的权利。在外部,卢作孚积极支持外地银行在本地设立分行,以外生性的金融引入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卢作孚在乡村建设中前瞻性地开展了农村银行和合作社的建设,促进了农村资金的融通、农业生产的改进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于今亦有现实启示。

——摘编自陈旭东《卢作孚乡村建设的金融识见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乡村建设金融实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卢作孚乡村建设的金融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