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被不断地传诵复制,更被拍成电影。但学者查遍资料档案,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这句话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仍具有史料价值
B.宁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文艺影视作品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有意义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许纪霖在《作为社会运动的“五四”》一文中指出,“五四”之后涌现的高潮,并非是爱国救亡,而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的社会改造。“无中生有的造社会”,在国家之外建立一个自发自主的、有组织的社会,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共识。其背后所凭借的不是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而是更宽广的人类意识和世界主义胸怀。这说明作者认为“五四”的社会运动(     
A.体现了公民精神和社会责任心B.出现了新的思想潮流
C.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这次运动(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D.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     
A.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B.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觉醒”理论为解读近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断出发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1919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样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产生了哪些“先觉者”?(列举两个)并回答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具备了哪些条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民族革命”的主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取得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与该精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渡江战役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
8 . 1919年,中国社会各界对山东尤为关注,全国各大报纸如《晨报》等发表文章,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B.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C.列强侵略的加剧D.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
9 . 1919年5月《新申报》的“号外”有“今日各校学生游街”     “声明不认二十一款……撤回赴欧和会专使”等内容。这张“号外”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10 . 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口号是(   )
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列强,除军阀”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021-09-05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