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觉醒和团结

材料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①与材料一“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
②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又是如何应对的?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觉醒和团结”的认识。
2019-04-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3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日益严厉……,工届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文字叙述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清末新政
2019-04-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3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3 . 危机与新生

近代中国,侵略与救亡相伴,中国人经历了百年的探索,终于摆脱危机赢得新生。


(1)完成下列提纲(在空格处填写重要历史事件)


(2)若要进一步探究提纲(二)中“革命的转折”出现的原因,应选择下列哪三个视角?(选字母)。
A.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E.新文化运动的宣传
2019-04-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
2019-01-30更新 | 2411次组卷 | 5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革命的黄埔”创建于
A.辛亥革命爆发时
B.首度国共合作中
C.北伐战争胜利后
D.南昌起义打响后
7 . 观察下图,画面中从东西半球伸出的巨手紧紧握在一起。编者在此寄寓的观点是
A.中体西用B.东西融合C.国共合作D.以俄为师
2018-04-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这一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遵义会议
9 . 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8-04-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它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C.它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D.它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