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哀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材料二   “五四”以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个,“五四”以后,这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五四”后一年中,新出版的刊物多达四百多种。191912月,《新青年》在《本志宣言》中提出了自己构制的新的社会蓝图。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爆发后,有北洋政府官员建议对德国宣战,认为这样既可以收复山东,又能借机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的声音。大战期间人力资源匮乏的英法相继在中国直隶、山东等省招募华工14万多人,从事战地和后方保障工作。大战结束后,广大华工得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不能收回山东时,纷纷投书谴责并踊跃捐款支持政府维护国家利益。留法万余华工举行集会,警告中国代表,若在和约上签字,就像北京学生声讨卖国贼一样对待之。时人在谈到中国代表拒绝签约的原因时说:“其力乃在巴黎之华工及学生”。归国后,许多华工找到了传播新思想的沃土,着手组织工会,维护工人的权利,成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生力军。

——摘编自赵德生《一战华工与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赴欧华工的历史贡献。
2023-01-10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解决革命和建设实践遇到的新任务和新问题,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济中国的危急及不独立”,才“可以和世界革命合流”,当时,几乎所有的报刊杂志都热衷于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宣传,把富国强民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有着相同之处,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两个方面。就“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言,就边求人格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新人观而言都具有契合之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分析》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回答的正是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现实统一,“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因此,新的群体整合的纲领不再只是诸如君主的个人意志,而是具有群体契约性并发挥着社会示范效应的政党组织、党性观念、规章制度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政党组织的先进性遂成为整个社会系统现代性的榜样。斯大林曾赋予十月革命以一种东方民族现代性觉醒的意义,“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把它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样也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运用到了东西方民族矛盾的分析上,并通过国家及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初步实现了现代性的民族自觉。

——摘编自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表现。
2023-01-09更新 | 20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发起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达、陈望道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会议地点意义
上海、嘉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共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遵义会议遵义
中共七大延安
北京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四大北京


(1)根据材料一和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A、B的信息补充完整。
(2)在材料二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成,填写①—⑥的信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7年底,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农会简明章程》,敦促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及分会、分所。许多资本家认为“我国以农产立国,非振兴农业,不足以救危亡之时局”,积极参与组织农会。据记载,各地农会的会员或是具有举人、监生等功名职衔的人,或是新式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不少农会规定,只有“素有实业,热心任事者”或“富有田产,为一方巨擘者”,才有资格出任农会的领导。清末农会在研究农学、讲求农务、创办农业试验场、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清末农会会员人数很少,如1910年成立的四川农务总会,总会和分会会员仅有1955人。因此,农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影响不大。

       ——摘编自朱英《论辛亥革命前的农会》

材料二       1924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名义,拟定了一个全国性的农民协会章程。章程规定,“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雇农、农村之手工业者及在农村中为体力的劳动者”,愿履行一定手续的即可取得农会会员资格。19265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协会的责任,是以农民利益为奋斗的目的”“同时要与中国革命有利益”。农民协会“要联合各革命民众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及军阀,除去贪官污吏、买办、地主、劣绅土豪的靠山,谋农民第一步解放之战功”。农民依靠农民协会这一组织形式,致力于打倒官权、神权、族权、男权,创造自己的民权,“自己经营自己的生活”。1927年初,全国已有17个省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达900余万人。

       ——摘编自李永芳《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协会》


(1)简述清末农会兴起的历史背景。
(2)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的新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022-12-22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是因为它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读图,指出图中进军路线所展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选择图中任一地点,就此时期此地点所发生的具体事件作一描述。
2022-12-05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和团的机关报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建党初期,党和团的机关报始终坚持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如《工人周刊》明确指出其是“工人阶级第一份自己的新刊物”。这一时期的报刊在议论文的基础上,创造性运用了随笔、小说、诗歌、笑话等形式。各个刊物还特别讲究用群众身边发生的事实说话,并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比如《劳动界》专门设置《本埠劳动界》栏目关注上海的工人运动情况,持续报道重大的罢工事件。

——摘编自马雅成《中共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分析》

材料二   五四时期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陈独秀指出,社会上各项人中“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不主张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帝国主义那条旧路是不能再向前走了,唯有去找那条社会主义新路来走”。

——摘编自陈培均《关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以后至建党前,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概括建党初期党和团的机关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五四运动“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
2022-12-05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10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阅读上述材料,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体会其时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