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近1/5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个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且内部地域差异极大的国家正强盛起来,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正走向伟大复兴。

——摘编自戴木才《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


(1)根据材料一,结合“二十八年浴血奋斗”的历史,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律儒家化是指儒家所倡导的礼的精神和有时是礼的具体规范,被直接写入法典,与法律融合于一体的。这一过程始于汉代,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深化。公元653年,《唐律》制定颁布,它标志着礼法结合的最终完成。道德习俗(礼)以实在法(法)的形式,具有了正式的法律效力;或者用另一位学者的话来说,实在法(法)作为自然法(礼)的具体化有道德规范的作用。

——摘编自莫里斯(美)布迪(美)《中华帝国的法律》

材料二   为了适应社会客观实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武汉国民政府司法部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首先,司法部宣布举行法官考试。第一试测国文和三民主义,第二试测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宪法;口试为最后的考试,注重测验应试者的政治态度。其次,司法部创办了“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目的是给司法人员灌输革命知识,而关于法律问题的讲座,则占很少时间。此外,司法部还整改了原来分设的审检机构:审判方面,在中央设大理院,在各省市设高等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检察方面,在中央设总检察厅,在地方设高等检察厅和地方检察厅等。但是改革很快就不了了之。

——摘编自黄晓东《大革命时期的司法改革》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综述汉唐法律儒家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重要意义。
2023-03-27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2023届高三高考质检卷(三)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摘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并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哪些准备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形成了怎样的革命思想?指出“江西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二十八年浴血奋斗”的历史,以政权建设为例,阐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所做的努力。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2-08-16更新 | 879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如创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起着新思想宣传的主渠道作用,是一时间新思想人士的集散中心和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除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外的某一时期,自创一报刊,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要求:明确创刊时期和刊名;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6 . 一百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54日,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不少市民闻讯而来,或围观或加入。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这表明,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摘编自汪朝光著《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1937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一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分析五四运动多有“声援者”表现出的显著特点,并指出五四运动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革命”的政治基础,并概括其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取得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04-2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是当时的教育宗旨。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这种教育宗旨塑造的只是“一多知识之顺婢、良仆供男子驱策耳”。五四之前,“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社会的女性”。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自清末兴女学以来,女子教育在教育机构中与男子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双轨学制),除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外,大学不允许女子进入学习。1919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率先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国立大学增收女生。19202月,经过考试北京大学录取了9名女生,邓春兰就是其中之一。大学开禁女学促进了中学女子教育的改革,1921年广东省中等学校、北京高师附中、长沙第一师范招收了女生,标志着中学男女同校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

——摘编自贾仟军《五四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的表现及其意义。
2022-03-23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联盟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军歌是军队特有的文化形式,军歌内容的演化折射出了近现代军队的精神风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摘自《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摘自《新四军军歌》


(1)材料一中的“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四军“杀敌”的敌人是谁?“百战百胜”原因是什么?
2022-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走到20世纪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农民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没有也不可能成功﹔资产阶级改良派继而发动百日维新,也不可能挽救中国﹔中华民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摘编自陈铁健《1911年到1949年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1919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辑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的理由。
2022-02-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倾覆,军阀混战,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武装之基础。19241月,黄埔军校正式建立。军校主要设政治、教授、教练等部。政治部主管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教授部和教练部(后合并为教育部)分管军事学科和术科的教学与训练。一批苏俄专家直接参与军校的筹建和顾问工作。1924年,黄埔军校教导团成立。教导团效法苏俄红军,实行党代表制度。军校规定所有员生均需加入国民党,学员必须同时受军纪和党纪的约束。军队党化,破除了过去军队私有化的许多弊端,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及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埔军校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
2022-01-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冬季联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