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据数据统计,五四运动期间,全国报刊有1000余种,官办、民办、各种社会团体以及各个政治派别的报刊都十分活跃。关于五四运动的各种信息可以快速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各界对时局的关注B.舆论一致支持学生运动
C.五四运动性质发生变化D.民众支持推翻北洋政府
2023-07-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新文化运动以来,民主思想迅速传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也经历了明显的变化。如表是1915年—1926年,《新青年》对民主观念类词汇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统计(        
内容
时间
正面评价(次)中性评价(次)负面评价(次)合计(次)
1915年9月—1918年6月85633151
1918年7月—1921年4月22412558407
1921年5月—1926年7月95180703978
据表可知,当时
A.民主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B.中国社会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新三民主义思想成为社会共识D.国人探索救国思想发生转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战前后中国近代工厂统计(部分)

业别1913年1920年
工厂数工人数工厂数工人数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机械五金工业
印刷文具工业
冶炼工业
公用事业
军械工业
其它
231
105
101
25
8
33
23
9
157150
13700
18450
8460
7532
5640
28500
1151
475
280
252
51
383
243
23
35
358110
43150
25720
11825
61955
15190
28500
2735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各地党组织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7更新 | 38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4 . 史料大数据统计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材料二


——据杨奎松、董士伟《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统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于史料大数据统计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部分时段《新青年》对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统计表(单位:次),据该表可知
时间正面评价(次)中性评价(次)负面评价(次)合计(次)
1915年9月—1918年6月85633151
1918年7月—1921年4月22412558407
1921年5月—1926年7月95180703978
A.新三民主义已成为社会共识B.战争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认知
C.民主与科学的影响力不对等D.国人探求救国思想发生转变
2024-04-0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926~1927年统计的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的人数。表格数据表明(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600

27.3

江西

1153

0.1

382617

4.2

全国

981442

100

9153093

100

A.全国农民运动普遍高涨B.农民阶级主导革命潮流
C.土地革命任务顺利完成D.国民革命取得显著成果
2023-07-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五四运动后,有不少知识分子对劳工界开展社会调查,如工人的工钱、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衣食住行等内容,以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呈现劳工“牛马不如”的生存状况。这些调查(     
A.消除了知识界的认识分歧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开辟社会问题研究新方法
2024-05-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
2024-01-22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0年前后,针对中国是否存“劳工问题”的争论,一批知识分子通过大量的微观调查,以译实的数据和资料,反映了劳工的劳动环境生存状况和生活场量呈现了其“牛马不如”的形象。这些调查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表明中共以工人运动为中心
C.消除了知识界的认识分歧D.开辟了社会问题研究新方法
10 .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抗争、探索、独立、富强的历史。
(1)在这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有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节点性事件。请将下列节点性事件填写在对应的时间轴上。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E.新文化运动F.抗日战争胜利G.中国共产党诞生H.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I.中国加入WTOJ.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请将上述节点性事件与其历史影响一一对应。
①倡导“民主”与“科学”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引进先进的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⑥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⑦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⑧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⑨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武汉、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时空记忆,请结合地图完成下列表格。

历史事件位置
(字母)
(1)《南京条约》签订
(2)五四运动爆发地
(3)辛亥革命爆发地
(4)中国共产党最初诞生地

材料1   ……与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材料1中……处应填的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5)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此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请列举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遇到的“左”倾错误三例。

材料2   



(6)材料2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
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
(7)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一国两制   
C.科学发展观   D.改革开放
2022-04-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合格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