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7 道试题
2 . 浙江嘉兴南湖纪念馆开设了《开天辟地大事变》纪念展。作为中国红色旅游重要地区之一,嘉兴南湖见证了
A.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国共《双十协定》的签署
2022-01-10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2021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
A.《文学改良刍议》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新学伪经考》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 . 1922年,当孙中山会见完陈独秀、李大钊和马林(共产国际代表)之后,他充分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基于这一认识,孙中山
A.主张走俄国式道路B.提出三民主义
C.倡导发展工人运动D.主张与中共合作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的作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有利的阶级基础,再加上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中国民众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对西方列强的普遍失望与拒斥心理,服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张海鹏主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和第二个方案的含义,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的有利条件
2022-01-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革命狂潮。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使全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低谷。但共产党领导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到1928年初,共产党将起义中保留的革命种子传播到农村的广阔天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引领长征走向胜利。应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挑战,中国共产党推动全民族抗日的兴起。应对全面内战爆发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加速中国革命胜利伟大进程。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人们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摘编自郑敬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经历的磨难与挑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应对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正确选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2-01-06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26年6月与1927年6月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该表反映出当时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
A.革命重心逐渐向农村转移B.革命形势影响农民运动走向
C.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诉求D.广东农民革命热情有所下降
2022-01-05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彻底结束了袁世凯的统治
9 . 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大”
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D.决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2022-01-05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多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共产党“不是‘知识者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的空想的革命团体’,而应当是‘无产阶级最有革命精神的群众性的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的先锋队’”,这一表述
A.指明了党的中心工作B.强调了党的阶级性和广泛代表性
C.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D.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