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新民.新人

材料一   “新民”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康语》,“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大意是,周公告诉康叔,应帮助周王依天命保护和改造殷商的遗民,让他们去掉旧习成为“新民”。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明德而后能新民……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强调通过革故鼎新、革旧更新而成为“新民”。“新民”思想广泛流布。

材料二

序号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895年,严复认为治国之根本在于治“民”,理想中的“新民”在“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德行仁义”三方面都应强大,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实现国家富强。
1903年,郑观应在南宁创设“蒙养学堂”,发布《告示》说:“尝考泰西富强之国,皆学堂林立……盖学堂所以开民智,未有民智不开而能致富强者也。”
19021906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新民”要有独立自主意识,“民之自由焉,自治焉,则群治必蒸蒸日上”;要有公德“利群”之品性,强调树立国家意识和群体观念,“知有公德……而新民出焉矣”;认为“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推崇进取和冒险精神。
19181919年,李大钊指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应“创造一种‘劳工神圣’的组织”,改造“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认为“经济组织没有改变,精神的改造很难成功”;应“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认为向上的、进步的“新人”,应以社会主义“互助、牺牲”的精神来代替资本主义“竞争、自利”的观念。

——摘编自梁启超《新民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新民”的内涵。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新民”到“新人”思想的变化。
2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领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的他们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络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忧患意识又促使他们自觉入世,进行人生体验。我们把曾国藩和康有为作为近代不同阶段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

——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材料二1920年青年知识分子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并将其首句译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根据毛泽东后来的回忆,“1920年我第二次到北京时,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摘编自李百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利因素和影响。
3 . 【文化交融与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文化交流融合的世界意义。

材料一

作为启蒙思想核心信条的自由、平等观念,的确有其欧洲本土的历史渊源,但我们也不能无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时的西欧人对域外文明的考察了解不仅极为广泛,而且相当精细,表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世界性文化研究兴趣。他们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关注中心,这就是中国的儒家文明。18 世纪出现席卷法国的著名的“中国热”,儒学对整个西方近代经济思想的奠基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国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虽然以主张重农主义的经济学说而著名,实际上却是以启蒙运动的自然法理论为指导,对《易经》中天道自然的思想甚为佩服,英国的斯密也通过“重农学派”吸收了重农的思想,出版了《国富论》,抨击欧洲当时流行的重商主义。……事实表明,如果没有受到中国文化的启迪,法国启蒙运动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文化原则的提倡的力度无疑要大打折扣,因而中国文明对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文化特性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容抹杀了——尽管这种影响的大小、深浅,还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史学课题。

——摘编自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之中法文化在法国大革命问题上的历史性互动》

材料二

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从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中国的新出路,于是由向西方学习转向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引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文化如何参与塑造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和政治文化的特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的原因。
23-24高三上·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决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从材料所列十个方面的经验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阐述你对该经验的认识。(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28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湖北恩施·期中
5 .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

材料与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的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并且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在迂回中奋力前进。

——摘编自焦铮铮《中国近代对政治制度的探索》


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10-28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