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一战进行到1915年底,英法军队劳动力严重短缺。1916年,由协约国监管的劳务公司代表华工与英法政府签订合同,共有14万到20万华工被招募并为协约国军队服务。从战争的结局来看,华工参战(     
A.遏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B.是协约国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C.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为巴黎和会外交提供了前提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受列宁主义的影响,“边疆”被描述为饱受压迫、亟待解放和潜在的反抗帝国主义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民族平等”成为早期共产党人论述边疆、民族问题的核心理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民众的阶级意识也被逐渐唤醒,开始认识到“受穷不是命里注定而是被剥削的结果”。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平等原则将边疆少数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纳入抗战革命的洪流,建立了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19475月,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民族政策愈发成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材料二   1949年,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专门的边防武装,用以承担边防、海防任务。1951年,再度整合边防力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公安部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立足时代主题,适时提出了沿海开放的重要战略。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建立经济特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范例。在解决钓鱼岛与南海问题时,党中央着眼于国家根本利益和稳定海洋战略环境的大局,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一系列战略思想。1992年后,我国逐渐形成“沿海一沿边—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上述材料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至少两个史实证明边疆地区在革命时期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演变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培养、训练、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大革命时期,党开办了多所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办了多地农民夜校和工人夜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骨干。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使用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明确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强调实行任人唯贤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探索了对干部进行教育整顿的有效形式。

——摘自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百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点形成的原因。
4 . 中共二大提出“我们无产阶级和贫苦的农民都应该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共三大提出“中国的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陈独秀说:“散漫不集中的各个运动,决不能打倒困兽犹斗的军阀;能够打倒军阀的只有统一的国民运动。”这一话语体系(       
A.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B.指导了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
C.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D.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24-03-30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其在汉口、九江的租界交还中国。这表明(     
A.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导B.国民政府取消了列强在华一切特权
C.北伐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D.工人运动导致了统一战线内部分化
2024-03-08更新 | 328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21年6月,《共产党》杂志指出:“所谓国会省议会县议会,无一不演出种种怪状丑态,简直到了末路了……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A.武装斗争是唯一的变革途径B.中国革命现实的迫切需要
C.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南北混战造成了国家分裂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

时间事件
18406月~18428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842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
18511月~1864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
1884年~18853中法战争、《越南条款》
18948月~18954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8986月~9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111010新军下级军官熊秉坤率队攻入武昌总督衙门,起义爆发
19159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5五四运动
19217中国共产党成立
请从以上年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叙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上海的中共党员及时召开了特别会议,由周恩来起草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电文,遭到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反对,他们竭力主张中国共产党配合蒋介石北伐。共产国际的这一举动(     
A.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重要性B.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前进
C.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实际D.赢得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支持
9 .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A.党的中心任务确立B.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群众基础广泛D.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10 .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2024-0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