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936年间中国铁矿石的出口及钢铁进口

年份

铁矿石

铁及钢进口

产量

(公吨)

出口量

(公吨)

出口值

(元)

出口量占产

量百分比

(公吨)

(元)

1933

1154641

593175

2397231

51.37

534324

81617088

1934

1178190

857566

3161635

72.79

617093

86072202

1935

1650441

1316045

4809849

79.74

627744

74347369

1936

1839830

1302704

5008661

70.81

646474

92455772

——摘自《中国矿业纪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表格内容的史料价值。
(2)结合上述表格内容,以近代钢铁领域为例说明近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境遇。
2023-06-01更新 | 325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新高考冲刺卷(一)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小明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找到的著作。
《社会变迁视域下的红军长征与贵州社会》
《红军长征在天水》
《长征·云南》
《红军长征在陇原》
《红军长征过广西纪实》
《五岭逶迤腾细浪:红军长征在郴州》
这些著作
A.彰显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B.表明长征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C.拓宽了研究长征历史的视野D.成为研究长征的第一手史料
2022-04-03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的革命与近代道路抉择(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2-1935年间,以农村经济破产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兴盛。1935年后,此类经济题材小说数量相对减少。这说明
A.币制改革使社会彻底摆脱经济困境B.经济生活的变迁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C.世界经济危机对农村冲击最大D.经济题材小说的史料价值较高
2021-05-23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4 . 凭证、契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图是一张土地分配证,可用于研究
A.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B.辛亥革命期间的“平均地权”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D.过渡时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2021-01-22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90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以该邮票为实物史料,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A.赤色邮花的出现时间B.中国人民邮政的创立时间
C.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起始时间D.闽西交通总局的成立时间
2023-11-28更新 | 1409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4 中国近代史-【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6 .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渭源县苏维埃纪念馆采用微视频、微党课以及红色故事等模式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如图所示)。纪念馆的这些文物(     

A.全部内容属于实物史料B.时间归属应为解放战争时期
C.蕴含国共统一战线信息D.借助现代科技得到了传播
2024-03-26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2 热点押题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7 . 某研究者为研究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人的生活状况,搜集到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1月,上海《东方杂志》号召国人想象未来的中国,历史学家周谷城写下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写道:“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我梦想着;此后我真能不再作什么梦想了。”

——19331月上海《东方杂志》

材料二“领导们问大家,对自己分到的房子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有什么需要。但是我们想,跟过去比已经很好了,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周围的医院、邮电局、花园、菜场什么都已经有了,方便得不得了。家里用的还是抽水马桶,那可是刚解放啊,全上海人家都还是倒马桶的呢。"

——原上海绢纺织厂先进工作者郑长保回忆1952年首次搬进上海曹杨工人新村的往事

材料三在工人新村大道的两旁,守望这欣欣的白杨,风儿挨家奔跑送喜讯……生活啊,长着翅膀在飞翔,多少个工人子女进大学,多少户工人家中挂奖状。多少青年儿女立下大志,走遍祖国四面八方,多少家庭妇女离开灶台,解掉围裙换上工装。谁说古来百家不同姓,这里的家长是亲爱的党……"

——上海诗人宁宇《工人新村漫步》(写于1957年前后)

(1)根据材料一,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背景,谈谈你对周谷城这个“奇怪的梦”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述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状况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该研究者所搜集的史料有何局限?为更全面研究我国工人的生活状况,请向该研究者提供至少1条建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史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2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上述史料均摘编自郑广瑾、方十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记》


(1)根据史料一,分析遵义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决议提出“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说明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的原因。
2022-10-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讲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36年3月,法国巴黎《全民月刊》连载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被俘军医“廉臣”的口吻,描述了中共红军历时8个月、途经6省的经历,是最早向世人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领袖的纪实作品。这部著作(     
A.反映了法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认可B.记述了中央红军捍卫根据地的壮举
C.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D.全面反映了北伐战争艰难行军历程
2023-04-22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一模(暨下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11月至1934年5月,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对广东38个县152个村村户中的自耕农、佃农和雇农户数进行统计,具体如下表所示。

县数调查村数村户总数

农户数

自耕农佃农雇农总计
38个152个24776户6840户12013户2144户20997户
38个县各类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32.6%57.2%10.2%-
38个县农户总数占村户总数的比例84.7%

——摘编自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材料二   在上海郊区宝山,因菜圃获利比农地要丰厚,县城内外以种菜为业者甚多。20世纪20年代初,穆湘瑶和葛敬中在上海杨思乡创办东大蔬菜农场,资本2万元,租用土地180余亩,共有雇工40余人。2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创办鸡场的热潮,此外还有鸭场,每年产鸭数万只,专供上海各菜馆之用。

——据《民国上海县志》等整理

材料三   1934年,学术界以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经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

——摘编自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当地农村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估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研讨材料三所述争论的价值及局限。
2023-05-23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