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乡村建设运动。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民族自救”,一批知识分子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改善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成百上千的城市知识分子来到农村,或担任民众学校的老师,或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他们自下而上,努力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愚昧,推动农村走向现代化。但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并不太欢迎乡建工作,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开会时有技术人才,有地方、中央政府的人,有教育界的人,但乡村农民的代表几乎没有。抗战开始后,有些乡建工作者辗转至后方,继续其未竟之事业。然而,作为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的乡村建设还是结束了。

——摘编自阎明《深入民间: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英国提出了“保护性治理”的乡村振兴理念。为限制城市的“破坏式”扩张,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先后出台《限制带状发展法》《绿带法案》,通过空间规划解决农村土地占用矛盾并促进城乡融合。同时,为应对农产品短缺,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斯科特报告》与第一部《农业法案》,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城市过度蔓延、支持农业补贴、扶持农业有序发展的规划方案。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乡村政策制定的目标逐渐转向“乡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英国政府努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经营,鼓励地方社区和志愿组织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社区组织—积极分子”合作共治。

——摘编自武小龙《英国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与实践逻辑》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与20世纪英国乡村建设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英国乡村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谈从20世纪中英乡村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2 . 202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召开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以下能突出体现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理论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 . 下图所示为 1932年刊于《红色中国》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修订版)这次税则修订(       
A.着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兼顾营商需求和革命斗争需要
C.适应了土地改革深入发展要求D.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益尝试
4 . 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明确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以及宣传、组织、武装和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并提出要通过口头讲话、贴布告、写标语、出传单、演新剧、墙报上做文章等多种手段宣传革命,这说明毛泽东(     
A.重视维护革命统一战线B.创新根据地的宣传方式
C.注重动员群众投身革命D.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12-1949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表(分时段)。根据上表可知,1912-1936年(     
分时段工业增长速度(1912-1949年)单位:%
时期增长率时期增长率
1912—1949年5.61912—1920年13.4
1912—1936年9.41912—1942年8.4
1923—1936年8.71926—1936年8.3
1928—1936年8.41928—1942年6.7
1931—1936年9.31931—1942年6.7
资源章长基:《1912-1949年中国的工业生产》,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A.民族工业企业迅速发展B.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成效不佳D.我国民族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2023-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31年南京政府行政院发布训令,限令各学校制造匾额,一律蓝底白字,横书“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悬挂在礼堂或公共场所。1934年湖南、广东等省强令中小学读经,将“四书”“五经”及古文编入教科书。各地中学毕业会考,语文题目均是经书的原句。这些举措旨在(     
A.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培养近代化的专业人才
C.维护一党专政的集权统治D.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A.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
C.使全党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D.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2023-09-13更新 | 401次组卷 | 2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列为1929-1931年部分革命根据地通过的工农民主政府施政纲领,这些纲领(     

纲领名称

《关于苏维埃问题决议案》

《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政纲》

《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

《苏维埃组织法》

《土地问题决议》

通过时间

19296

192912

19317

193110

通过会议

鄂东北各县第二次联席会议

鄂豫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鄂豫皖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湘赣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B.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促进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D.推动了工农武装政权建设
2023-06-18更新 | 162次组卷 | 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1931年某边区革命委员会颁给某农会会员的土地分配证照片,该照片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受到了根据地农民的广泛支持
B.建立了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革命重心已经从城市转向了农村
D.实行了“打土豪,分田地”政策
10 . 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毛泽东的这一判断缘于(     
A.国民革命的形势B.武装斗争的环境
C.抗日战争的需要D.工作重心的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