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表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这反映了(     

1933年种植面积1934年种植面积增长率
麦子35075担田70078担田99.79%
油菜38690担田71002担田83.51%
胡豆等6940担田10252担田47.72%
A.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生产力B.农民为支援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苏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D.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 . 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由此确立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D.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在中国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2020年4月,教育部将该书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下表为该书的目录节选。

章目录主要内容
第三章在保安对毛泽东的初步印象;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基本政策;红军大学、红军剧社等。
第五章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历程。
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人民的乐观精神。
第十二章回到白色区域(国统区)“西安事变”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分析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教育部的这一举措。
2023-05-0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对于“苏维埃”,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理解。广东的农民因为当地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而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湘赣边区的农民因为当地方言“埃”是“我”的意思,而管“苏维埃”叫“埃政府”。这表明(     
A.农村革命道路成为党内普遍共识B.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结合中国国情
C.农民文化水平制约革命运动开展D.农村革命急需共产国际正确指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0年6月汀州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寻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提出在土地革命中要按劳动力分地,抽多补少与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并将之写进《土地法》。材料表明土地革命(     
A.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实地调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C.确立了农村生产资料的公有属性D.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阵营
2023-04-08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宣传口号
广西龙胜县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四川省阿坝藏区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贵州省镇远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上述口号(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7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保管制度,将关税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的额外关税两项,前者照旧存入汇丰银行偿付外债、赔款,后者则存入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分别,将全部关税存入中央银行。关税保管权的变更(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B.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D.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022-10-28更新 | 887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历史选考)试题
8 . 1930年4月以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会议上,人们开始肯定毛泽东对部队的掌握和领导,斯大林也多次谈到中国革命的方法问题。这表明此时的共产国际
A.开始转移工作重心B.尊重遵义会议决议
C.反思城市中心道路D.支持中国农民革命
2021-11-23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10 .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乡村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诸多困境均源于乡村,其代表人物梁漱溟提出了“新礼俗”,倡行吸纳理性、自由、权利、纪律精神的乡村治理模式。由此可见,乡村建设运动
A.整体引进了西方社会治理模式B.准确地把握了改造中国的中心任务
C.带有无产阶级革命的鲜明色彩D.试图融合中西文化以重塑传统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