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38年4月,武汉举办了抗战宣传周。除了上万人的歌咏游行、十万人的火炬游行外,还有几十个演剧队和几百个口头宣传队深入武汉的大街小巷和郊区农村进行抗日宣传。抗战宣传周的举办(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促进了中国抗战形势的明显好转
C.激发了武汉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D.引发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023-06-02更新 | 25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随后,派出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推动联蒋抗日的实现B.坚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C.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D.倡导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3 .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06-09更新 | 5284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2019-01-30更新 | 1998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3月,国民政府提出将敌人拒止于长城以北平津以东,适时反攻东北,恢复已失之土地的方针,并分别以甲、乙两案,拟订了消极与积极的两种作战态势以及全面的备战部署。国民政府此举
A.规划了对日防御战略的方针
B.确立了对日消极抗战的构想
C.完成了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
D.创造了全面抗战的有利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