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战争究竟因何而起?史翼版说:“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阅读材料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材料一   “吾欲假道贵国(朝鲜),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

——1591年丰臣秀吉

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朝,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

——1887年《清国征讨方略》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田中奏折》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1)据材料一、二,从日本角度分析日本侵华原因。
(2)据材料三,从中国角度分析日本侵华原因。
(3)据材料四,从国际角度分析日本侵华原因。
2023-09-26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近代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____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____的利益。____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____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____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____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____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2023-09-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八单元单元整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33年之后,国民政府在日本的压力之下,被迫压制反日舆论,但采取了有侧重点的内部宣传策略,允许政府内部相对自由地对抗日问题发表意见,统一党内认识,争取其政略为社会所理解和认同。这说明国民政府(     
A.抗战宣传具有欺骗性B.积极推行全面抗战路线
C.及时调整了内外政策D.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2023-06-28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代表在国联会议上强行辩称自己在中国的作战是符合国联宪章的,英、法代表无意反驳日本人的论点;经过几番讨论,国联竟在获得日本政府“邀请”的情况下,派遣了一个调查团前往中国。由此可知(       
A.国际联盟难以发挥实际作用B.日本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
C.九一八事变未损害英法利益D.英法绥靖政策引发中国不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每年12月13日,高亢右力警报响彻在一座城市的上空,它低沉呜咽,如泣如诉,是遇难者的哀鸣。在阵阵撕心裂肺的警报声中,人们或伫立沉思,或默默哀悼。这座城市是(     
A.北京B.沈阳C.南京D.重庆
6 . 1938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开办“青年训练所”培养为日本效忠的伪职人员;设立“东文书院”教授中日语言,“以融洽两国青年之感情为宗旨”。这些行径意在(     
A.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B.解决日本子女的教育问题
C.推行奴化教育毒害青少年D.破坏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各方力量反应强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中间政派要求团结抗日……材料表明(     )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中华民族已全面觉醒
C.国共由对峙到合作D.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
8 . 抗日救亡运动
(1)中国共产党:①九一八事变后,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1935年12月,确定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②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2)国民党爱国官兵:①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活跃于东北各地;②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③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_________,逼蒋抗日;
(3)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起__________运动。
2022-12-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号召____________抗战;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_______________的讲话;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上,_______________路线形成;根据两党协议,___________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______________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宣言,蒋介石承认中国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
(1)大革命时期:具体时间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______________是形成的标志,合作方式党内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反革命政变是破裂的标志;
(2)抗日战争时期:具体时间是1937年9月至1946年,国民党公布_____________是正式形成的标志,合作方式党外合作,_________爆发是破裂的标志。
2022-11-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抗日战争:
(1)局部抗战:①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日本发动________,侵占________。②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
(2)全面抗战:①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_________;②蒋介石庐山谈话标志局面形成;③国民党_______和中共_______战略配合,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共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抗战,起到________的作用;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⑤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1945年9月________________
2022-08-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