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的表态。据表可知(     

苏联

“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

美国

“蒋介石是整个东亚最有权力的人”,他的生死将“危及中国在过去十年所取得的进步”

日本

“相机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扩大到(华北)五省”

国民党亲日派

“武装扫荡”,使“领导即刻恢复自由”
A.各方政治诉求基本一致B.事变走向影响国家命运
C.全国统一抗战局面形成D.国民政府主导事态发展
2 . 下表所示为1933—1943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工业的产量及其指数变化(以1933年为指数100)。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东北(     

主要工业类型

1933年

1937年

1941年

1943年

数量

指数

数量

指数

数量

指数

数量

指数

煤(千吨)

10 888

100

14 387

132

24 632

226

25 398

233

电力(百万度)

212

100

1600

755

3500

1651

4500

2123

生铁(千吨)

433

100

810

187

1390

321

1700

393

钢(千吨)

20

100

520

2600

580

2900

870

4350

水泥(千吨)

543

100

860

158

1160

214

1500

276

火柴(千箱)

362

100

402

111

442

122

421

116

棉纱(千包)

88

100

174

198

145

165

160

182

棉布(千匹)

4350

100

5530

127

4660

107

4550

105

麻袋(千条)

4000

100

11 240

281

9370

234

7380

185

面粉(千袋)

9000

100

28 670

319

14 390

160

13 250

169

卷烟(千箱)

200

100

294

147

241

121

240

120

A.工业经济日益殖民化B.工业结构出现均衡趋势
C.近代工业发展环境改善D.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2023-08-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该表反映了“三三制”原则(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D.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口号。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革新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德先生赛先生
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向前进;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民族团结起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