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

时间

内涵

19291932中共纪念“八一”,一方面强调“八一”是“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的一天(俄国因191481日卷入一战,所以,将81日视为一战的爆发时间)”;另一方面表示:1927年贺龙、叶挺在南昌领导南昌附近的工农群众……“从此以后,中国的工农群众,亦渐渐觉悟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八一”纪念内涵为反战和纪念南昌起义
1933中共中央将“八一”纪念日的内涵设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
19341945在这一时期内,反战、人民军队建立贯穿“八一”纪念始终;从1937年起,“八一宣言”周年念成为“八一”纪念的内涵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八一”纪念的重要主题。反战、人民军队建立、“八一宣言”发表是抗日战争期间“八一”纪念的三大内涵
194619491946年开始,在解放区,建军是“八一”节的唯一内涵

——摘编自刘劲松、邓通棚《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19291949)》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图为一则近代广告,广告信息是:“注意九一八”“中国药棉纱布制造厂大赠送”“国难周年出品纪念”“商标”。该广告(     

①发布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年   ②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号召民众铭记国耻支持国货   ④利于民族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7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和意义。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分别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
(3)抗战胜利对我们民族情怀有何影响?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又展现了我们怎样的时代精神?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末年,陈郡谢氏家族南渡。谢鲲墓志于1964年出土于南京,其文如下:

“晋故豫章内史,陈【国】阳夏,谢鲲幼舆,以泰宁元年十一月廿【八】亡,假葬(暂时浅埋)建康县石子罡,在阳大家墓东北【四】丈。妻中山刘氏,息尚仁祖,女真石。弟褒幼儒,弟广幼临,旧墓在荥阳(谢氏家族墓原在河南荥阳)。”

材料二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1946年冯友兰·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谢氏家族“南渡”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谢鲲墓志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四次之南渡”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专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

——以上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来缅怀历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雕塑,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2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3   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小型张(见下图),主图“和平与正义”表现的是冲破铁丝网的和平鸽。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1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2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列举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场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上图的寓意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2024-03-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中国近代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材料四: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1928年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根据材料四,中共开创出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新路?导致“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意义如何?
(4)材料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的意义主要指什么?
2024-04-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辛亥革命或孙中山的纪念活动的主题与口号。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主题与口号
1938-1941年“拥护最高统帅”“服从蒋委员长”“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3年“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救中国”“从旧的专制到新的民主”
1944-1945年“成立联合政府”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巩固
B.革命任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C.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发生变化
D.国共两党逐渐达成革命共识
2023-10-09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河南省三甲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校内自测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5年至1936年中共纪念巴黎公社活动的主题,基本围绕倡建反日反国民党的革命统一战线而展开。1937年3月,中共发表纪念文章称“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中共纪念巴黎公社主题的转向(     
A.表明党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B.适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说明党的中心工作是以夺权城市为目标D.利于动员各阶层参加联合政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