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社会各界达成抗日共识
B.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C.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2023-01-15更新 | 293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 . 2014年,我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国家公祭日,祭奠……的受难同胞。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重庆大轰炸
3 .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017-08-28更新 | 569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2018-04-08更新 | 232次组卷 | 1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
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
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6 . 2007年12月13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在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请你和我一道向在七十年前那场杀戮中遇害的中国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材料中“七十年前那场杀戮”是指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 .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②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
④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6-11-27更新 | 180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指:
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华北事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