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5年,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胁迫南京国民政府批准北平(今北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其达成的协议,即“何梅协定”。日本希望能够借此将河北、察哈尔、北京、天津等地通过“自治”而从中国分离出去。据此可知(     
A.国民党放弃了全面抗战政策B.抗日救亡运动遭到挫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D.日本加紧了侵华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中央认为在目前形势之下,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口号的必要……是较之一部分领土上的苏维埃制度在地域上更普及的民主。”中共提出该口号的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
C.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D.红军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2024-04-2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1939年广州表演的话剧《恶魔的失败》的宣传画,讲述的是有一只“恶魔”欲欺骗东亚的“日、满、中三兄弟”,最终被最东方的弟弟赶跑的故事。据此可知,该漫画的目的是(     

A.争取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B.坚定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念
C.宣传中共敌后抗战的巨大贡献D.动摇中国民众的抗日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2年5月,京剧名家周信芳组织移风社,在青岛和天津演出《卧薪尝胆》等剧。自1937年10月起,移风社在上海卡尔登戏院演出长达4年,上演最多的是《明末遗恨》和《徽钦二帝》。这些演出旨在(     
A.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大力普及京剧国粹艺术
C.激励民众投身民族革命D.创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作出的部分规定。这表明国民政府(     
发表时间出处内容
1937年7月12日《卢沟桥事件第二次会报》必要时令第三者出绥东侵内蒙,以扰敌之侧背
1937年7月底《第三者使用方面及经路之建议》建议红军部队“一切旗帜、符号、服装,均改换”,并“以察东龙关为根据地,经赤城向丰宁、承德方面活动”
1937年8月3日《卢沟桥事件第二十四次会报》即令陕北朱、毛所部开绥东出察北,向热河挺进
A.意识到抗日根据地的价值B.已经放弃反共的基本立场
C.调整对中国共产党的策略D.主动建立与共产党的合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40年,抗日名将杨靖宇在吉林濛江县被捕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他的头、剖开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里面竟全是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却没有一粒粮食。这可用于佐证(       
A.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B.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情怀
C.东北抗日联军艰难的斗争环境D.东北沦陷区经济的全面瘫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6年8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文中指示:“目前阶段(对蒋)实行他不来攻,我不去打;他若来攻,则一面坚决作战,一面申请议和。”毛泽东作出这一指示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双方实力对比悬殊B.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民党抗战态度的转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是1937—1946年北京外侨人口统计,这反映了(        
时间户数口数
总计
1937年1690308123065387
1939年8796176871359431281
1942年11986240811865342734
1946年797136312582621
A.二战使中国成为主要移民区B.民国政府开放程度提高
C.民族战争形势影响移民选择D.欧洲各国对华侵略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当前国内形势最基本的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正准备吞并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各阶级、阶层、政党以及武装势力,正在重新改变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国共两党已摒弃前嫌B.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C.民族危机不断地加深D.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
2023-05-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本侵华时期,日军在沦陷区既发行日本公债也发行伪政权公债。仅1939年,日军在华北就发行过八次公债。在伪蒙疆地区,日军推行“中国事变爱国公债”,发行“福利”奖券,用日本公债换取伪蒙疆现钞,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资料、土地,开办工厂。这一举措(     
A.说明日本重视沦陷区的经济建设B.推动了伪满洲国政权的建立
C.表明日本的侵华目标发生了变化D.反映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