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后,对日本侵略者态度的变化,分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1937至1949年,通货膨胀始终是困扰国民政府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税收主要依赖东南沿海的关税与盐税,东南沿海沦陷后,出现大量财政赤字。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建设也尚未完成,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加剧纸币贬值。商业投机也促使物价水平轮番上涨,又使政府不得不增发纸币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开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尚未恢复之时发动内战,导致赤字继续扩大,人民对法币的信心降至最低。此外,国民政府还把通货膨胀当作一种有效聚敛财富的方法,通过操作预算,官僚资本进一步壮大。

——摘编自刘方健《南京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37年至1949年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2024-04-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