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   ①如图为《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2018年《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981年影视作品《西安事变》


分析材料中三种史料的史料价值的高低,说明你的理由。
2023-05-22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2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阅读下列材料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上海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伟大的抗战起点,深远的历史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下面是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摘要:

机构或院校学者主要学术观点
复旦大学余子道肯定了九一八抗战作为 14 年抗日战争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重要地位,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与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动的标志。
华东师大沈志华梳理九一八事变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动与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的国际形势,把握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权。
同济大学唐培吉运用大量史料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海师大苏智良九一八事变是亚洲各国合作抵抗日本法西斯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和亚洲近代史的转折。
上海社科院马军九一八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担当与责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2021年9月17日《新民晚报》改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专家学者们的任意一个观点,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须从材料中得出,论题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3 . 关系到"九一八"事变的李顿调查团档案,在日内瓦"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中被发现。该档案详细记录了"九一八"事变直接相关人士的谈话记录、调查团在东北的实地调查和询问日军高层的记录。该档案的发现
A.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B.证明了中国抗战具备世界意义
C.补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D.提供了局部抗战的史料依据
2021-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4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5次组卷 | 5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位同学在研究抗日战争史时,看到这样一段史料:“有些官兵愤怒而沉痛地说:‘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史料中的“白山黑水之间”和“周秦汉唐的故地”分别是指
A.东北地区中原地区
B.华南地区陕西
C.东北地区陕西
D.华北地区中原地区
6 . 1933年,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中出现以下作文题目。由此可知
大学题目
国立中山大学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
国立浙江大学救济农村之我见大学生的责任科学的价值
燕京大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试阐其旨以抒所感关于抗日运动之意见(或草拟整个抗日计划或批评国内的抗日运动)
齐鲁大学语谓“多难兴邦”,试申其说
厦门大学和平与战争

A.知识分子认同国民政府对外政策B.儒家学说已经在大学被彻底舍弃
C.文学革命未广泛实行于教育领域D.大学注重考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中日军侵占沈阳



卢沟桥抵抗日军

材料二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简述两幅图片与中国抗战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十四年抗战”观。
(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
8 . 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国家之间,甚至国家内部阶层之间因为立场和角度的缘故,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单就名称就会有不同的说法。比如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名称有:中国称“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变”,西方国家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其中强调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抗日战争B.日中战争
C.支那事变D.第二次中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