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侵华暴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代以来,以天津为主的长芦盐区是全国盛产海盐的产区。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日本急需寻求新的进口盐资源。华北盐业公司是日本在中国大陆上设立的盐业垄断企业中的最大的一个,如表为1938~1942年华北盐业公司的长芦盐田统计表(单位:町步)。由此可知(        
年份(年)恢复盐田公司新开盐田总计
计划数量实际数量累计实际数量计划数量实际数量累计实际数量
19384180418041806806806804860
19394180118590715875767
194041809065100001158715768
1941150015085688418044711605821747
19421080108067681605822827
注:1町步约合9918平方米。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C.洋务运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D.日军侵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2023-04-09更新 | 213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文化优越意识和儒教正统观念迅速膨胀,对于复建东京汤岛孔庙,日本朝野极为重视,不仅总理大臣发起募款,天皇亦下赐孔子像、内帑金。1932年4月,东京汤岛孔庙举行奠基仪式,在焚毁10年后,终于在皇命和对华文化侵略需求的驱使下动工修复。这一行为旨在(     
A.展示对华文化优越地位B.复兴国内儒教正统观念
C.强化天皇思想文化统制D.麻痹中国人的反日情绪
2023-04-08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史论
A.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的奉天会馆召开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其宗旨是:“抵抗日人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国家主权。”抗日救亡已成为全民共识。
B.1934年日本陆军、海军与外务三省官员达成《关于对华政策》纪要,表示“使中国成为以日本为中心,日满华三国友好合作,确保东亚和平的帝国方针的追随者”。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在华中使用日本银行券和法币作为军事通货;1937年10月,日本在华中占领区发行军票。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以战养战”。
D.1943年,美英中三国公布《开罗宣言》提到“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战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升。
A.AB.BC.CD.D
2023-03-30更新 | 40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从1942年6月到1945年,天津政府共实施22次食物配给,下表反映了其中几次食物配给的情况。(     

配给时间

配给数量

配给价格(每斤)

配给标准

第5次配给(1943年1月)面粉20万袋,杂粮10万包,大米2万包,小米2万包,文化米8000袋面粉一等粉0.74元,二等粉0.6元,三等粉0.53元,大米1.1元,小米0.7元,文化米0.71元每户面粉25斤,杂粮50斤
第13次配给(1943年9月、10月)面粉20万袋,杂粮花生饼粉179万斤,荞麦粉2500袋,莜麦粉2000袋面粉1.75元,花生饼粉0.84元,荞麦粉1.22元,莜麦粉1.32元每人面粉4.5斤,杂粮1斤
第20次配给(1944年10月)面粉135535袋,小米28888袋,玉米23826袋面粉3.5元,小米2.93元,玉米粉2.73元每人面粉3斤4两,小米2斤11两,玉米粉半斤,共6斤7两
第22次配给(1945年1月及春节)玉米28087袋,谷子9781袋,黑豆13513袋,高粱14845袋,玉米粉18157袋玉米2.35元,谷子1.98元,黑豆2元,高粱2.75元,玉米粉2.793元每人玉米1斤1两,谷子1斤4两,黑豆1斤9两,高粱3斤2两,玉米粉7两,共杂粮7斤7两
表格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日本的战场局势渐趋恶化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C.解放区的经济秩序遭破坏D.美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40年10月至次年5月,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多田武雄向伪市公署“赠送”日文图书1677册,并出资“援助”编辑《小学儿童日本语作文集》,所赠图书全部被分派到伪政权设置的图书馆、新民教育馆和市区各中小学。日伪政权此举意在(       
A.颠覆抗日民主政权B.提高青岛国民教育水平
C.借助文化手段侵华D.消弭根据地人民的反抗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经济上,“________”:在占领区野蛮掠夺资源,垄断经济、统制粮食、强征苦力。
2023-01-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任意修改教科书,如删除书中“报国仇”等字句,删除“抗战受伤的追忆”等诗文,篡改地理教材里的国界线(把自近代以来被其侵占的他国领土都圈定在日本版图内)等。这些行径意在(     
A.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B.消除沦陷区人民的民族意识
C.实现对沦陷区的长期占领D.控制沦陷区的文化教育活动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日军侵华的暴行:①制造__________大屠杀(1937年12月);②实行殖民统治;③实施“三光”政策;④进行__________大轰炸;⑤实施________战;⑥推行“慰安妇”制度。
2022-11-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讲)
9 . 民国 2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经过 2个月的经济调查和勘测,正当年底准备动工时却停止下来。民国 35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获得通过,但这项议 案也没能付诸实行。这表明(     
A.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无力修建B.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
C.西方列强阻碍中国铁路修建D.铁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部分研究资料

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美国,1971
安东尼·库根:《中国东北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起源》,英国,1994
埃里克·洛马克斯:《铁路工人:一名战俘对战争的描述,残暴与宽恕》,英国,1995
斯蒂芬·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美国,1996
莱曼·范斯莱克:《百团大战:中日战争期间的协调与控制》,英国,1996
玛莎·斯茉莉:《美国传教士对南京大屠杀的见证,19371938》,1997年第9
圣保罗·卡特:《二次革命:陕北农村改造和合作化运动(19341945)》,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7
黛安娜·拉里:《保卫中国:徐州会战》,加拿大,2000
大卫·古德曼:《革命妇女与革命中的妇女: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妇女,19371945》,澳大利亚,2000
何铭生:《上海1937:长江上的斯大林格勒》,法国,2013
穆尔:《记录战争:士兵笔下的日本帝国》,英国,2013
罗纳德·斯佩克:《世界史语境中的中日战争》,美国,2013
拉纳·米特:《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英国,2013


(1)依据材料研究视角的不同,按照序号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依据上述材料的分类,任选一个视角,确定探究主题,并说明选题意义。
(3)就上述部分书目名称存在的不妥之处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22-10-13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