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8 道试题
1 . 1941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山东东南各县举行了春节体育比赛,赛事丰富多彩,除了球类以外还有武术、射击、跳高、跳远、拔河、刺杀等比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解放区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超过国统区
B.体育赛事项目的设置受民族战争影响
C.革命根据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D.体育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军民团结
2020-06-07更新 | 3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生产、阶级斗争等诸面相,皆在民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村内武委会、各教会、党支部、村队部等虽然在组织上分开,但实际工作中密切配合,将民兵动员与组织纳入了轨道,使其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可知,抗战时期的“民兵”
A.发挥了革命统一战线军事上的优势B.协调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D.巩固并且扩大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3 .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凡属边区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赞成并能遵守本社一切规定者,均得加入本社为社员”,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B.配合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1929-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2 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指出根据地建设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2)与图1相比,指出图2在政权建设上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5 . 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如果不顾及中间阶级的利益,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此文意在
A.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B.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反蒋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6 .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根据地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根据地开辟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2020-04-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其效果如下表所示
晋察冀等五大根据地阶级及其土地占比统计(%)

由此可知,这些改革
A.增强中共在乡村的动员能力B.消除了传统精英的经济优势
C.构建了全新的乡村政权结构D.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2020-04-14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日军侵华档案资料《华北治安战》中写道:“(1940年)共军采取与过去游击战完全不同的战术,乘日军不便,突然以大部队的运动战进行攻击。”由此可知,这次“攻击”
A.瓦解了日军在华北的统治B.反映了八路军抗战主动性
C.旨在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D.表明抗战转入到反攻阶段
2020-03-1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百校联盟高三复习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全国 II 卷) (2月网上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农村和农业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新式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扩大。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进19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原因。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规定:必须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必须实行交租交息,并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一切财产,“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1117.5

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
2020-02-1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届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此次战役历时三个半月,破坏敌人交通线2000多公里。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也供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材料中“此次战役”是指
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
2020-02-1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