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专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

——以上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4-04-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问题上,国外学者较为完整客观地展现中国抗日战争历程的论著很难见到。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学界在讨论战时中美关系问题时,较多地是强调中国的受援国身份。同时也规定了人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视角,即中国抗日战场就是中国国民党的正面战场。20世纪90年代,英美学者在其二战通史、军事史等著作以及专题会议论文中,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客观实际没有应有的阐述,谈到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也是以太平洋战场为主。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英美俄等国的学者撰文,肯定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贡献,呼吁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摘编自韩永利《中国学者关于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研究述评》

材料二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不同时期国外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2024-01-3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分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 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么一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

材料三:亲爱的英缅印各邦人士暨侨胞:中国艰苦奋斗,五年于兹,其目的在于粉碎暴日侵略迷梦,期谋世界和平;当此敌寇回光返照之日,又将魔手伸入南太平洋各友邦之领土,企图危害缅印安全。此次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全在协助友邦。消灭民主国家公敌———日本强盗,争取人类正义,世界和平。

——摘编自《中国远征军第一长官司令部文告》(1942年3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2)归纳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来论证该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并据此分析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
2023-08-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家国观念和家国情怀】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转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   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   在抗战中进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家国观念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型国家的内涵,并分析其得到认同的主要原因。
2023-07-1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列强认为瓜分这个东方巨人“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的失败,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都认为中国应该有所变革。这样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

——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抗日战争大事纪(部分)

时间大事
1931918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5129一二·九运动
19378月至11淞沪会战
19379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5月至6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4年至1945年初在美国、英国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
194588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
194589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遭遇的民族危机,并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有所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因素。
(3)归纳上述两则材料,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对日战争的不同结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022-09-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战争的“胜"或“败”都会对后世产生各种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的)胜利者仅仅是名义上的和幻想中的: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英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战争使得法国的劳动力、国家财政和自然资源不堪重负,导致战后的内经济千疮百孔;有一位学者说,俄国“为了捍卫帝国而参战,(但是)帝国却因此而灭亡

——【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材料二   莫斯科已经遥不可及,严冬施虐,德军上下弥漫着恐惧的气氛。战局每况愈下,拿破仑大军溃败的命运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近。在这黑暗的时刻,正是希特勒“绝不后退”的决定稳住了部队的军心……但是这次成功的转危为安并没能让他逃脱最终毁灭的命运.首先这让他在1942年的夏季在苏联战场陷得更深。他开局不错,但随即便误入迷途,因为他眼睛只盯着高加索,结果坐失拿下斯大林格勒的良机。然后为了发动为时已晚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又使高加索之战前功尽弃。

——【英】李德哈特《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

材料三   1938年春,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军长李默庵等人专程到吕梁山下拜望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等,感谢八路军“对于忻口战事有极大帮助",盛赞八路军“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同样,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吸引了日军的主力,也给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造成了有利的条件,使得敌后游击战争得以顺利的发展.特别是1938年春、秋,当日军调其主力进行①、②时,华北、华中出现了空隙,八路军、新四军抓住有利时机,向敌后进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建立了一些抗日根据地

——陈元福《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叙述俄国“为了捍卫帝国”所作的军事准备。用一句话概括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拿破仑溃败的命运"是何事件?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遭遇失败的原因。
(3)写出材料三空栏内数字对应的会战名称。根据材料三,归纳推动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8 . 近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日本“输得很惨”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全民族抗战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指出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020-05-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摘编自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了在中国建立共和政治作出的主要努力。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2020-03-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020-03-12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0届高三3月线上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