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0 道试题
1 . 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形势图,结合所学判断,该战役发动的背景有(     

A.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B.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C.国民党代表撕毁“双十协定”D.中共中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今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

——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上海城市阶级结构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社会政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党中央所在地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光辉奋斗历程。其中,党中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一方针的地是(     
A.上海B.江西瑞金C.陕西延安D.河北西柏坡
4 . 如图所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它所反映的事件是(  )

             沉重的铁锤连续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
A.三大战役B.千里跃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解放区土地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43天的谈判,最后签署的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C.《中华民国宪法》D.《和平建国纲领案》
2024-03-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专家卷一)历史试题
6 . 下列选项中,哪个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日本无条件投降B.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政界人士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三大战役胜利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2024-03-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47年7月,毛泽东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主持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来解决,从过去这一年的作战成绩来看,是可能的。”如果按照当时的这一预估,解放战争的胜利要在1951年左右来到。“过去这一年”的战绩主要指(     
A.粉碎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反攻获胜
C.三大战役拉开了帷幕首战告捷D.国民党主要力量基本被消灭

8 . 诗言志,史铸诗。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四 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九十九年已然去,游子终回母怀间。五星红旗迎风扬,紫荆花开更娇艳。邓公一语存青史,中华民族庆团圆。

——某网友《贺香港回归》


(1)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此中共开创出一条怎样的武装斗争新路?
(2)导致材料三中“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及意义如何?
(3)材料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的意义主要指什么?
(4)材料五中“米旗”开始出现在香港与哪次战争有关?“邓公一语”指什么?
2024-02-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据此可知,三大战役(     
A.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B.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D.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10 . 有人指出,从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召开,中国上演了战与和的变奏,但和只是插曲,而战才是主旋律。战与和的地位不同,主要是因为(     
A.各民主党派附和国民党政策B.抗战巩固了国民党统治
C.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D.广大民众政治上的觉醒
2024-02-14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巩固练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