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文献档案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有关史料摘编如表

序号文献史料出处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元)脱脱《宋史•王安石传》
宋宰执荆公,由鄞令起家,博古好学……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鄞民歌咏其德,于棠芾所驻(明)王章《重修经纶阁记》
注:经纶阁是郅县百姓纪念王安石的地方,历代多次重修刻碑以记

材料二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积累了数量庞大的、较为系统的档案资料,这些红色档案历经战火,保存不易,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成为不可多得的珍稀文献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调研时曾深情地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西柏坡红色档案基本是以纸质载体形式存在,鉴于档案的唯一性,以及存放地点的分散性,查找不便。部分档案馆曾经进行过档案整理,编辑出版了一些综合性或专题性档案资料,初步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传播,但其数量、内容和覆盖范围不足,难以适应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需要。因年代久远,许多珍贵的地方革命档案出现了字迹漫漶不清、霉烂和虫蛀等损毁,到了必须抢救的紧急关头。


(1)请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相应序号,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材料中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西柏坡红色档案的主要价值。谈谈你对更好保护红色资源的建议。
2023-05-28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的侵华战争,近代史的序幕也开 始缓缓拉开 ……为了捍卫民族主权,解除民族危机,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斗争,在关乎民族发展存亡的时刻,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以各自的方式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是如何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的?

材料二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四条
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 。
.....
第六条
除本法第九条乙项所规定者外,乡村中一切 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 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 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 ……

——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人民解放战争史实,谈谈你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理解。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中的两则史料分别属于哪种史料类型?简述其史料价值。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还可以查找哪些其他类型的史料?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部分)

序号史实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97年 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2007年中共十七 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 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
2016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对于这份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的 历史性协定,中国作出了非凡贡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3.8万千米,高速公路15.5万千米,都居世界第一。 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宣布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 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 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4)围绕“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从上表中选取三则资料,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则资料对该主题进行说明。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里店”的变化

材料   对干部可能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管怎样,十里店在过去几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总体看来还是引人注目的。对绝大多数村民而言,到1947年底,他们的生活水平与七年以前相比,无论哪方面都要好很多。

……

各项改革使得村中约1/3的农户脱离贫雇农行列,发展成为新中农。

……

1937年,贫雇农人均占地0.93亩,还不及地主富农在1947年占有土地量的一半。以前的十里店贫雇农占绝大多数,而现在已转变成为土地小户占有且分配大致均等的村庄。(当然人均占有量都很小)这是一个由中农组成且主要由新中农领导的村庄。

……

1947年底,笔者到达十里店时,村里整个经济形势比以往强出许多。

全村正热火朝天地投入冬季生产,小麦和玉米已收割完毕,到处都在播种冬麦。从山顶眺望,远处的梯田覆满了秧苗,看上去像绿化地上蜿蜒的阶梯。

……

如上所述便是1947年十里店各互助组从事的部分活动与事业。过去由于缺少资本导致生产停滞、大面积失业,在冬季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这些现象都已不复存在。有了互助活动、政府贷款,十里店的商业、运输业、乡村工业已经初露头角。全村的资本和劳动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利用,生产大幅度增长,而劳动成果的分配与以往相比也更加合理。

——摘自[英]柯鲁克、[加]伊莎白著《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注:十里店是晋冀鲁豫边区的一个村庄。柯鲁克、伊莎白夫妇为国际友人,于1947年来到中国解放区,研究土地改革运动。)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5-07更新 | 4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4 . 1949年8月,美国政府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下列材料是对其内容的摘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来到时,我们制订出一套适当的既可以避免内战,又可保存甚至增强国民政府力量的权宜办法。自1945年至1949年,我们实行了援助国民政府的政策。至1947年初马歇尔将军离开中国时为止,国民党人在军事和领土扩张方面都显然达到了成功的顶点。可是其后的一年半表明,他们貌似强大的力量是虚幻的,他们的胜利是建立在沙土上的。

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援助不够。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行瓦解的。

我们向中国政府出售了大量的军用和民用的战争剩余物资。由于国民党领导人军事上无能,加之,变节投降,其部队又缺乏战斗意志,我们供应的军用物资很大一部分落入了中国共产党人之手。

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不幸的是,然而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是,中国内战的局面不是美国政府所能控制得了的。美国在过去所做的不能改变这一种局面,美国尚未做的一切将于事无补。

我国的政策将继续建立在尊重《联合国宪章》、保持与中国的友谊、一贯维护“门户开放”和支持中国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基础之上。


(1)提取材料中对研究中美关系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信息。(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政局,推断国共两党对《白皮书》的反应,并说明理由。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记,记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在各种历史文献中有其特殊价值。并且日记系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的记述,较其他史料更为真实,且由于当日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而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下面日记一、日记二、日记三是摘选自蒋介石在解放战争前后(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的日记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记一

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没)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

——蒋介石日记

日记二

余(对中共)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

——蒋介石日记

日记三

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

——蒋介石日记


分别提取日记一、日记二、日记三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4-27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五大素养专项训练-专题02时空观念
6 . 如图分别为1949年4月23日、4月25日《南京日报》头版(部分)透过其报道立场的变化,说明史料分析尤其应注意史料(     

圈中文字为“中共发动          圈中文字为“百万市民夹道
全面攻击,当局采取紧急        欢迎解放军进入南京”
步骤”
A.获取的途径B.编撰的方式C.作者的学识D.产生的环境
2023-05-1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7 . 下列史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②“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③“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④“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卫自助,以抗暴敌”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打败,国人的华夏中心主义心态解体。甲午战争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包括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也大量输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思潮形成,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时,“排满”思潮即小民族主义高涨,“排满维新”“排满革命”相继成为民族主义的基本口号。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合族”反帝的大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民族主义完成了由“辛亥型”到“全民性反抗强权”的“五四型”的转型。与此相联系,在近代各类民族主义中,政治民族主义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它以国家政权、政治主权为认同符号,将建立民族国家视为中心内容。革命派、改良派都表达了这一思想。20世纪初政治民族主义的第一次高潮较多地与反清、解决内政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民国时期出现的政治民族主义第二波高潮、第三波高潮则主要是与反帝、与抗击外国殖民侵略相结合。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先进国人践行政治民族主义的重大事件,并分析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
2024-04-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中国共产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着重指出,从国民革命失败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党团结领导群众在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同敌人进行了伟大斗争,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特别指出了党在某些时期犯过的一些错误,其中以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所犯的“左”倾错误最为严重,给党和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正是因为有了对三次“左”倾错误的正确认识,党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进行英勇斗争并取得伟大成就。《决议》秉持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对错误组织路线的深刻批判,始终坚守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价值,实现了党内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赵阿飘《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探析——基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本分析》

材料二   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新道路所作的初步概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决议》对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比较两个决议的异同点。

材料三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中华文明为出发点、以近代波折磨难为切入点、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为落脚点,对党的百年征程进行全景式回顾,凸显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历史决议》用较大篇幅梳理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原创性思想、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以光明前景的擘画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李弘业《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和启示研究》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2024-05-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三)历史试卷
10 . 【近代中国土地政策的变迁】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假如他日全国改良,那地价一定是跟着文明日日涨高的。到那时候,以前值一万银子的地,必涨至数十万、数百万。就这样看来,将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六益。

——摘集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

材料三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凹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八条乡村农会擦皮法主的毡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泥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国牌的一份。分给各人的财产当本人所有,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适当的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

第十一条分配给人民的土地,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应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第十三条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追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必农民代表会所继承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之。

——摘编自《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旧三民主义中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及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利实施的原因与意义。
2024-05-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