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一五计划”期间,广西某市实际完成项目投资829.85万元,涉及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粮油加工、日用化工等十余个行业,全市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34家发展到1957年的161家,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递增率达到24.1%,达到7738万元,工业发展居广西各城市之首。这些成就(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体现大跃进运动造成的浮夸风
2024-03-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1954年党和国家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A.加速国民经济恢复的速度B.适应了建国初期工业化的进程
C.保障国有企业收入的提高D.有利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展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旧中国最高年份相比,钢相当于5倍多,原煤相当于2倍多,机床相当于4倍多。1957年与1949年相比,原油产量相当于12倍,发电量相当于4.5倍,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城市物价
C.“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积极性
4 . 下图为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B.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2024-01-15更新 | 45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等部门根据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部署,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经过多次修改,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计划中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3;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53%分布在内地,222个项目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城市,合理地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二   1996年,经中共中央建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部署、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纲要要求,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

——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要归纳“一五”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两个有关五年计划的文件在主要内容上的不同,并略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4-01-02更新 | 1133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政协会议,是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来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共同纲领》等,并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新政协)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是它仍将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存在,国家大政方针仍要经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新政协会议是负有伟大的成立新中国的责任的。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制定宪法的原因并简述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
7 . 1950年,我国开始对越南、朝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揭开了我国对外援助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外援助对象不仅包含了蒙古、古巴等国,还涉及埃及等非洲新兴国家,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的发展。这些做法(     
A.适应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B.说明新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C.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D.使新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0年,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发明人可以在发明权和专利权中选择其一:发明权归公有,国家给予发明人适当荣誉和物质奖励,国内任何单位 个人都可免费使用;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该条例(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接管企业最初采取“原封不动”的办法,即在形式上原封不动,旨在把企业完整地接管过来,不破坏生产秩序,对旧人员实行原职原薪,表明人民政府给他们生活出路。这一举措(     
A.旨在尽量保持原有生产形态B.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恢复生产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D.实质上是将官僚资本公有化
2023-09-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6年12月《人民日报》指出:加强以苏联为中心的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不但符合各国无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与全世界和平事业的利益。这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睦邻友好B.不结盟C.“另起炉灶”D.“一边倒”
2023-08-14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