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1 道试题
1 . “五四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原则B.政治协商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原则D.人民民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国民收入(%)商业零售(%)工业产值(%)
公有制经济92.995.8100
私有制经济7.14.20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
2024-01-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3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准备设计一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览活动,梳理出部分重大历史事实。


(1)根据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
(2)上图是中国共产党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和农情,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总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

时间

主题

第一阶段

1921—1949年

以农民组织化为主,发动农民闹革命,夺取政权

第二阶段

1949—1978年

以农业组织化为主,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

第三阶段

1978—2005年

以农村改革为主,向农民和农业陆续放权,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

第四阶段

2005—2017年

以农村综合建设为主,党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解决“三农”问题基础

第五阶段

2017年至今

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开展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据周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阶段,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两个阶段之间的“抉择”,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阶段,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漫画与历史

图一- 大旗招展全球                                 图二 鸟儿与草人   

摘自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             摘自195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作者张乐平                                                  作者苏光
请给两幅漫画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并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解读合理,阐释充分,逻辑清晰)
2024-01-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相互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时间跨度与过渡时期一致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过渡时期完成任务相同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过渡时期领导阶级相同
7 . 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进行主题研究,请为之选取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时间就是金钱》
A.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D.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2023-12-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政府即把依托城市发展工业,再向乡村辐射作为国策。一些城市附近的乡村地区成为轻重工业区和家属生活区所在地,并因此很快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化探索迈出重要的一步B.探索用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C.借鉴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D.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被打破
2023-12-31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批评、讨论活动在《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上展开。报刊所组织的学术讨论、批评活动的一个更为重要成果就是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学术批评和讨论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一些偏激理论被纠正,在现实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被很好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思想、新理论都在学术批评与讨论活动中被发现和总结。比如,报刊通过组织对《红楼梦》等电影的宣传与讨论活动,有力保护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张海丽《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发行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0年5月1日,明清太庙被改造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成为了普通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许多在旧社会出身贫苦的人,在文化宫的培养下成为文艺界的骨干力量。这一改造(     
A.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D.旨在破除人民群众的迷信思想
2023-12-30更新 | 29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