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2 . 研究性学习。

材料   

         


   图1《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图2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图3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

(1)以上材料可以用于研究哪一历史学习主题?请说明理由。
(2)请在上面的学习主题中增加一个与中国相关的历史史实,并说明原因。
3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的历史地位是(     
A.确定了国旗国歌B.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C.具有民法的性质D.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4 .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不断探索发展中,虽艰苦备尝但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小康社会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摘编自于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前提。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
5 . 1949年秋,中国共产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35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可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
6 .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币”,到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现象凸显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A.农村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的恢复
C.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7 . 194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开国大典的民主人士张元济写信给毛泽东:“昨日会推元首,我公荣膺之选,为吾人得人庆也。英伦三岛昔以雅[鸦]片强迫售我,……。桎梏百年,贫弱日甚,……。我公发愤为雄,力图自强,必能继前贤……,一雪此奇耻。这反映了张元济(     
A.民族独立尊严的情结B.选定国家领导的喜悦
C.建设新型中国的梦想D.清铲鸦片流毒的期盼
2023-06-0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堂练习B卷
8 . 2018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中,“社会变革”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改革开放C.新中国的成立D.《共同纲领》的颁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9年,全国女职工有6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5%。1952年,女职工达到184.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上升为11.69%。这一变化体现了(     
A.新政权致力于推动社会平等B.轻纺工业得到较快恢复发展
C.社会变迁助推女性地位提升D.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经济建设
2023-05-31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堂练习A卷
10 . 如下表1950-1952年我国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平均增长速度比较,由此可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国别1950—1952工业增长率
中国34.8%
日本19.5%
西德16.2%
美国8.5%
法国6.5%
英国2.2%
A.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B.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2023-05-30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堂练习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