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时代新风尚

1950925日至10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共有464人荣获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其中很多人在根据地、解放区就已经是战绩卓著、名声远播的先进典型。1951117日,齐齐哈尔机床厂马恒昌小组提出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紧接着,东北各国营公营厂矿又提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受到各地工人的积极响应,一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调动集体力量,把高度的劳动热情与钻研技术精神相结合,把工作经验和办法变成为经常性的制度,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为特点和内容的群众性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并持续多年。1956年,全国开展了先进生产者运动,“超额和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成为最流行、最鲜明的口号。各地区、各行业逐级开展劳模评选表彰活动。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劳动光荣、爱厂如家、埋头苦干、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发扬集体主义,成了全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观。正因如此,新中国前七年以英模辈出、团结奋斗、众志成城而彪炳史册。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新风尚”的历史价值作出合理的解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的丰产,黄泛区形成于1938年河南中牟县黄河的决口。国营黄泛区农场建立于1950年秋天,全场土地分布在河南西华县南部和扶沟县西北部。那里气候良好,土壤大部分是黄河淤积土,地势平坦集中。在1951年麦收时,农场组织了麦收指挥部,拟订了详细的麦收计划,全场各单位,直到生产小组,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制订计划和工作进度,做好拖拉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运输工具的配备和康拜因试割等准备工作。在1951年的麦收、夏耕和秋种中,全场职工展开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如屡夺红旗的孙海山康拜因小组利用六号拖拉机康拜因收麦,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收割小麦79050斤的新纪录。

8450亩土地上,农场每亩平均达到209斤的高额产量。比较河南全省总平均产量高出一倍,比较附近农民亩产量高出百分之四十。农场的丰产成绩,使附近的农民开始看到中国农业的美好远景。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学习采用农场的农业科学技术。

——据李春桂柳培良《国营黄泛区农场创造了小麦的大面积高额产量》,《人民日报》,1952228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丰产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当时《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新闻的意图加以解读。
2024-03-13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商业在社会商品总批发额中占67%;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其中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所占的比重如表。据此可推知(     
工业部门所占比重工业部门所占比重
电力36%水泥26%
煤炭28%机器及机器零件50%
硫酸27%棉纱47%
烧碱59%面粉79%
卷烟80%火柴81%
A.私营工商业作用不可忽视B.国民经济获得恢复发展
C.社会主义改造顺利的进行D.经济建设任务举步维艰
2024-02-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51年,中共中央把“发起订立爱国公约”作为当前爱国运动的中心之一、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条战线开展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号召下,工人们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剿匪镇反B.解放战争后期作战C.抗美援朝D.“一五”计划的实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从1950年秋开始,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逐步展开。表4为关于土地改革的部分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改规定

土改场景

第一、将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改为保护富农经济。第二、把没收地主全部财产的政策改为仅仅没收地主的土地、耕地、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其他财产均不予没收。

第三、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在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200%者均保留不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概括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政策呈现的新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2)结合土改场景,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为1952年底的《人民日报》写一封投稿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事清楚,表述成文)。
2024-01-05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漫画与历史

图一- 大旗招展全球                                 图二 鸟儿与草人   

摘自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             摘自195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作者张乐平                                                  作者苏光
请给两幅漫画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并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解读合理,阐释充分,逻辑清晰)
2024-01-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推广设立劳资协商会议,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原则,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劳资协商会议以生产为中心,资方提计划,劳方提意见,双方代表人数一样,都有表决权。这体现了新中国(     
A.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B.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
C.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D.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A.此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
B.此运动消灭了存在千年的封建地主阶级
C.此指示成为指导土地改革基本法律依据
D.此指示是对新中国宪法精神的生动体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寸之内惊天地,咫尺之间阅古今。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1949年以来,我国发行了多套农村题材的邮票,它们见证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



1:《土地改革》1952     2《入社》1957   3:《农村新面貌》1987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上面三张邮票各自配上合理的文字说明。(要求:紧扣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12—1927年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D.1978—1992年
2023-07-10更新 | 311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