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新年社论,其中的高频词汇包括
A.土地革命镇反米棉之战B.人民代表宪法建设计划
C.人民公社赎买主要矛盾D.乡镇企业开放实事求是
3 .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2019-01-30更新 | 2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8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时期项目12345678910
19491965关键词人民领导革命建设党员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群众干部毛泽东
词频43373636272726252322
19661976关键词革命无产阶级毛主席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斗争人民领导毛泽东思想
词频310256240159156152129113107105
19782011关键词建设人民社会主义改革领导思想历史群众政治党员
词频373259247247239236148147146143
20122021关键词人民改革中国共产党历史群众社会主义精神使命中华民族领导
词频118443838282724232121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7-04更新 | 232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1949年9月,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上,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得到了梁思成、周恩来等人的赞同。但郭沫若、田汉等针对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词句,认为不符现况,应当修改。张奚若、黄炎培等提出反对意见。最后毛泽东和周恩来赞同安不忘危的思想,决定不做修改。由此可见
A.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B.《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还未完成
6 . 下图所示为1953年12月签发的浙江省绍兴县某女性选民的选民证。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B.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C.人民参政权利得到彰显D.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提高
2022-01-10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0·上海·高考真题
7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2019-01-30更新 | 1954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锦州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到1957年农村党员人数要达到600万,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村镇,可以建立总支部,行政村和合作社一级也要建立基层党组织。到1966年底农村党员达到了630万,比1953年增长了近100%。这一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A.与基层自治制度相辅相成B.使人民政权开始扩展到农村
C.有利于人民行使民主权利D.推动了农村阶级结构的调整
9 .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9 年以后又扩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统购统销
A.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B.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资本积累
C.进-步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D.一直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