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小刘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你认为这个表格的主题是
事件时间结果
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成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三大改造1953-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大跃进1958年开始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2019-07-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

《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结合材料二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成功与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在经济、政治和国防等方面的意义。
3 . 阅读下面的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情况表

关于上述表格中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C.巩固了国家政权
D.政协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018-04-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 1952 年和 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初步奠定D.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2024-03-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成就(部分)。该时期是(     
领域成就
机械制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钢铁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建成投产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23-01-10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1950—1956年国有企业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化(百分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类型
年份
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各项税收78.7864.9256.1656.1253.9151.1350.28
国企收入13.9824.4432.9335.9640.6344.9147.92
其他收入7.2410.6410.917.925.463.961.80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D.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2024-03-14更新 | 12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石鼓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私营商业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53195419551955较1953年减少(%)
从业人员(万人)60844639035.8
商品销售额(亿元)223133.8120.146.1
资本额(亿元)19.214.210.147.4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国家对不法商贩的打击
C.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
8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把农民土地私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过度集中,强调“一大二公”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集体土地,自主经营。其收入除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篆税金外,剩余全部归于农户
上表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D.体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2022-05-21更新 | 20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一五,计划前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时期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2982.5%11.0%2.5%
195672.7%12.5%10.8%
195716.3%18.1%19.1%
A.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C.农轻重比例出现严重失调D.农业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51— 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A.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B.表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体现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