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小刘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你认为这个表格的主题是
事件时间结果
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成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三大改造1953-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大跃进1958年开始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2019-07-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表格中的空白处应当填写

A.51.68
B.2.0
C.18.5
D.9.0
2019-08-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相关数据。表格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项目工业增值农业增值粮食(亿吨)
计划值14.7%4.3%1.9
完成值18%4.5%1.95

A.着手国民经济恢复任务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制定的经济目标较为稳妥可靠
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4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洲志》《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成功,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在经济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巨大成就。
2023-02-2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中年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建国七十年来,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时段)“新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为改变清王朝危机,设想在巴西建立和管理殖民地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希望通过向外移民来挽救民族国家危机。
五四运动前后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各种“新中国”构想的呼声覆盖全中国,“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
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化了“新中国”的内涵,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阅读上述表格,提炼“新中国”的基本内涵,并从国家政治建设的角度阐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最要者为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及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会议体现的精神,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会议的影响。

材料三(1954年9月20日)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日通过国家大宪章,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所以外国记者亦特多……票写好后分为八组,十个票箱投票。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周总理主席,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0-01-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6 . 下面的表格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
时间会议女性代表所占比例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
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3%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女性参政意识增强
C.女性权益得到保障D.民主政治制度建立
2020-01-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2019年高三上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
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8 . 数据背后有历史。仔细阅读表格,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是
A.为“三大改造”开始奠定了基础B.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
C.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9 . 阅读下面的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情况表
届次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
代表总数1226人1226人3040人
中共党员668人(占54.5%)708人(占57.7%)1667人(占54.8%)
民主党派人士274人(占22.3%)284人(占23.2%)565人(占18.6%)
无党派人士284人(占23.2%)234人(占19.1%)808人(占26.6%)

对于上述表格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D.政协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阅读以上表格,这一状况的出现基于
A.农业不断发展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9-05-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