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蒋介石当即发炮还击,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序幕。12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台湾代表叶公超正式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秋,毛泽东对一些工厂的领导讲:“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哪一天赶上美国,我们才吐了一口气。现在我们不像样子嘛,要受人欺负”。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A.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下陷入外交孤立B.朝鲜战争阻碍了国家统一进程
C.国际紧张局势影响一五计划的制定D.冷战格局影响国家工业化战略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3年,四川成立了内河航运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对船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组织船工积极参加水上民主改革等政治运动,以及办理船工、驾长调配,协助航管部门完成运输任务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见,航运工会(       
①提高了内河航运的效率       ②强化了船工对人民政权的认同
③有利于三大改造的进行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3-12-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斯大林认为农民从本质上讲是非社会主义的,他否定个体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并采取强制暴力的手段实行全盘集体化,消灭个体农民的私有制。而中国在保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前提下,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有步骤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苏两国对待农民态度不同主要是由于(       
A.苏联机械照搬了社会主义原则B.两国对农民地位认识不同
C.中国农民对革命起过重要作用D.两国的基本国情存在差别
2023-12-05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6年1月,乌孜别克族的色力木各来百货店挂出新招牌,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私营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图)。据此可知(       
A.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划得到落实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C.乌孜别克族拥护社会主义制度D.实行公私合营有利于民族团结
2023-12-05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3-12-05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里程碑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加之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是在“左”倾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毋庸置疑的是,毛泽东在这一历史时期探索的成果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李良明林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阈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牺牲者”,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往来较少,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小。该制度变迁源于农民自发的行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7 . 1949年至1957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农业生产恢复并获得较快发展,重工业基础确立;截至2018年底,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上述材料共同说明我国(       
A.借鉴了西方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
B.推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C.调整了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增长
D.实现了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2023-12-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经历了公元前462年的进一步改革之后,全面发展的雅典民主继续以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做出的所有决定必须通过公民大会的批准,并且所有的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权讨论和提出建议。

——【美】皮特· 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⒉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⒋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⒐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总纲: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个(公民大会除外)体现上述特点的古代雅典的政治机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权利法案》体现的宪政原则。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说明其在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
9 . 如图为1954年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结构图。这反映了我国(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实施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正式确立D.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
2023-12-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如表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     
项目中共党员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
人数668284100636030177147
比例54.8%23.16%8.16%%5.144.89%2.45%14.43%11.99%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代表经协商推举出来D.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2023-12-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