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该作品折射出(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B.城乡差别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女性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D.劳动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契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10月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总收入(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
1966253417.3%558.724.4%
19672104.516.9%419.424.9%
19682015.34.2%361.313.9%

——以上材料据《新华文摘》等整理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
(2)针对材料二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谈话的思想精髓,分析“南方谈话”的意义。
2024-01-0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政协会议,是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来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共同纲领》等,并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新政协)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是它仍将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存在,国家大政方针仍要经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新政协会议是负有伟大的成立新中国的责任的。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制定宪法的原因并简述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
4 . “五四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原则B.政治协商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原则D.人民民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国民收入(%)商业零售(%)工业产值(%)
公有制经济92.995.8100
私有制经济7.14.20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
2024-01-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6 . 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进行主题研究,请为之选取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时间就是金钱》
A.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D.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2023-12-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政府即把依托城市发展工业,再向乡村辐射作为国策。一些城市附近的乡村地区成为轻重工业区和家属生活区所在地,并因此很快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化探索迈出重要的一步B.探索用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C.借鉴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D.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被打破
2023-12-31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8 . 年画具有易为认知、易被接受、发行量大、可以大面积迅速传播的特性。下图是1954年的一幅年画《投票的日子》,两名社员正在催促参加选举的女代表,因为今天是投票的日子,社员们都穿着新衣服,非常喜庆。这幅年画反映的主题是(     
A.基层民主自治的盛况
B.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米棉之战胜利的喜悦
D.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3—1956年《人民日报》有关三大改造的报道统计
时间
类别
1953195419551956
批评角度2365
表扬角度13494458
由此可知,这些报道(     
A.鼓舞了全民的士气B.增强了参与者的信心
C.纠正了存在的问题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2023-12-29更新 | 21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B.“大跃进”使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行D.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建设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