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计划”和“市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1979年3月陈云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中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即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经济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和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摘自刘洪森《“计划”和“市场”: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与话语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探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16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届高三高考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一五”时期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比重为基本建设总额的7.1%,加上农村救灾经费、推广良种和技术改良的经费,合计约为农业税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工业投资占比却高达58.2%。这些举措(       
A.导致了农产品票证制度的出台B.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C.体现出国家开展工业化的决心D.说明当时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2023-05-11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

材料

   

——摘自王军等《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

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变进行阐释。
2023-05-10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要使工人职员就业人数增加到2524万人,工资约增长33%,居住及劳动保障等得到适当改善;使农副业产值增长23.3%,农民人均产值增长12.2%;扩大医疗机构、增加医疗设施,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卫生、医疗和保育事业。这些规定(     
A.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B.完成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任务
C.体现出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性
D.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以来的农民暴动,虽然一个跟着一个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但每一次大暴动都或多或少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因为在每一次大暴动之后,新的封建统治者,为了恢复封建秩序,必须对农民作某种程度的让步,这就是说必须或多或少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这样就减轻了封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拘束,使得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又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这样就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因而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农民暴动或农民战争,可以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的里程碑。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恩格斯指出农村居民包括小农、中农、大农、大土地占有者以及农村无产者等,工人阶级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认为中国革命主要力量在于贫农,没有贫农,使没有革命,但深受封建社会茶毒的小农,养成了狭隘、散漫的性格,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改造小农意识,是建党建军的重要任务。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到延安整风运动,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警示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小农意识的批判从未淡化。

——摘编自陈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封建统治者的“让步政策”的内容,并分析“让步政策”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3-05-09更新 | 15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力贫弱,政府应“施仁政”,与民休息,应多发展轻工业,改善民众生活。毛泽东在1953年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的谈话旨在(     
A.强调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C.加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程D.重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2023-05-08更新 | 286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的地区结构出现了多次趋势性的变化。下图为1956—200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地区结构变化趋势图,其中①是(       
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为此,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截至9月上旬已有170多个企业展开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1953年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再为国家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这反映当时(     
A.“左”倾风潮已影响到社会生产B.政府不断修正工业化目标
C.开展节约运动支持“一五”建设D.国民经济建设的成效有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50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勘探出玉门地区石油蕴含量达160.85万吨。1953年,中央划拨1.7亿元资金,正式启动兰新铁路建设。兰新铁路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这主要基于(     
A.国家战略发展需要B.中苏关系发展需要
C.西北开发发展需要D.抗美援朝战争需要
2023-04-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文人士大夫可以自由结社、朝堂论争,也可以归隐自然、追求自我。各个阶层的接触机会增多,社交活动频繁。临安等地买卖昼夜不绝。传统的分餐制,已不符合饮食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特色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聚会需求。

——摘编自周扬《分餐合餐的衍变》

材料二   当时就出现两个名词,一个是大食堂、一个是小吃店,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并店,过去的小企业,二三十人、四五十人的小企业一下变成一个大食堂,一二百人了……公私合营以后由小变大,就是综合起来了。比如我在菜市口这一片,当时卖小吃的挺多,就集中起来一个大店,变成小吃店了,所有小吃都集中起来了,原来你那一个小摊儿、他那一个门脸儿,这样集中起来便于管理。使这些人既有生意,又有营生之道,统一实行工资制,这样这个企业本身,各种风味虽然都在一起,但是实行工资制度,不是你自己经营了,就是合营了。那么一些大的饭馆呢?也是几家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大食堂。

——摘编自杨原《变迁中的北京勤行:陈连生口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餐饮习俗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餐饮业出现了什么新形式,并分析原因。
2023-04-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