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者从落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一组命题

命题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命题二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命题三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命题四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以上命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赞同、修改、反对该命题。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3-28更新 | 80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二)历史试题
2 .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9 年以后又扩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统购统销
A.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B.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资本积累
C.进-步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D.一直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有所改变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
4 . “筚路蓝缕劈荆斩棘,贺人民民主政权巩固;鼓乐喧天辑志协力,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七年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拥护之情。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开始坚定支持人民政府的主要原因是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B.稳定物价,掌握了金融市场的领导权
C.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合理调整工商业,确立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