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在城市里统一设置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为市政府或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基层行政组织;居委会的法定性质为“群众自治组织”,但在当时主要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进一步延伸。这一举措旨在
A.保障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B.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C.提高国家的城市治理水平D.健全国家的基层法律制度
2022-06-08更新 | 988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1949年到1959年8月《人民日报》广告数量变化表。此表数据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B.左倾错误致广告数量出现最大降幅
C.公有制占据了主体地位D.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斐然
2022-06-05更新 | 498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6年初,一份关于初级合作社组织方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纳,该方案明确规定要为妇女保留一定比例的领导席位,要求对产后妇女采取保护措施,呼吁要在农忙季节建立托儿设施,保证男女同工同酬。该方案意在
A.打破传统伦理秩序B.推进农业集体化
C.突破男尊女卑观念D.保障妇女的权益
2022-06-04更新 | 762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小题狂练-二轮自创专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

——摘编自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材料二   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即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

——摘编自薛军《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


(1)结合材料一,归纳“五四宪法”颁布的历史条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理念及其历史意义。
2022·江苏·二模
名校
5 . 下图是小明同学进行专题研究时整理的纲要。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制度
中华苏维埃时期……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制度
抗战时期……参议会制度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渊源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C.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变迁D.民主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贯彻
6 . 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2年8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成员有陈云、李富春等)赴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小组,开始全面编制工作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A.准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B.缺乏编制长期经济建设计划的经验
C.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D.已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 1951年,毛泽东支持山西省委提出的“把老区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意见,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形成新生产力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这说明党和政府策
A.以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建设
B.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生产
C.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工作
D.已经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
2022-05-14更新 | 565次组卷 | 13卷引用:历史(山东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8 . 1956年前后,中国有些地区的农民们反映,“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据此可知
A.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B.“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错误
C.农业合作化改变所有制结构D.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比例失调
9 . 以下为1949—1957年间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该表表明(       
农产品1949年1952年1955年1957年
粮食11318万吨16392万吨18394万吨19505万吨
棉花44.4万吨130.4万吨151.8万吨164.0万吨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D.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农业生产取得发展
10 .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大量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先后有近4万名中国公民赴苏学习,使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科技队伍,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这些政策
A.全面贯彻了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B.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发展科学技术
C.着眼于纠正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D.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
2022-04-15更新 | 190次组卷 | 9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9现代中国的经济、思想理论、教育与成就-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与模拟演练(统编版)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