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依据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
人数66827428410063
比例54.48%22.35%23.16%8.16%5.14%
项目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
人数6030177147
比例4.89%2.45%14.43%11.99%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D.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2-03-19更新 | 45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十校”2022届高三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发表于1953年的宣传画《我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画中的农民村妇女手里的是选民证。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B.政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D.基层选举取消了资格限制
3 . 1955 年 3 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国产手表是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直接成果
B.“能造表”表明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C.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D.“一五”计划期间工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运动
2020-12-03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年画《工地上的实习生》。对其解读最合理的是
A.新中国的时代特征B.工业化得以全面实现
C.三大改造取得成效D.人民公社调动积极性
5 . 下表为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段农业
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际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3806.05494.54443.8850.6613.0011.70
“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

A.实征农业税的升降都受到国家计划经济严格控制
B.实征农业税的提高受到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
C.“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需要农业支持
D.1963-1965年农业实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陷入困境
6 . 下表为1953年2月我国国家预算报告表中的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的部分内容,对相关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比上一年增长
重工业和机械工业47.31%
燃料工业84.56%
铁路88.93%
农业61.44%
林业128.38%
总支出68%

A.国家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D.提供实施“一五”计划的财政保障
2021-06-1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化道路各具特色。
(1)下列①~④体现了几个国家某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点,请参照示范,将序号代表的国家在下方《一带一路》中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
示范:德国⑤国家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①初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但未实现民族独立
②回归传统,拒绝工业发展,排斥西方文明
③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工业化进程缓慢
④民族独立后,用国家干预的方式发展工业

(2)围绕工业化的主题,从背景、措施和结果等三方面说明日本是如何实现社会转型的?
以下材料摘编自《我国国内工业总产值动态分析》《中国近代化历程》

材料一   《1952—200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的启动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启动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启动阶段,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跨入了新阶段。1952年至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3.5%。其中,1967年至1976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3%。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增长到75.2%(1949年仅占17%)。20世纪末提前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两番。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快速稳定发展。


(3)有人以“改道与腾飞”来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道路的特征。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选择“改道”或“腾飞”其中一个特征加以解读。
本题要求:题目完整,理解准确,解释清晰,史论结合。
题目:新中国             
理解准确

解释清晰

2020-08-0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聂荣臻元帅回忆:“一九五九年苏方向中方要的资料为前五年总和的百分之一百八十以上。而且过去要的多是些中医、中药、种子、农业、手工业等我国的传统技术,一九五九年起,要的绝大多数是工业新技术、尖端技术和我国的重要资源、重大工程项目的资料”。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苏合作前景不容乐观B.苏联工业化深受体制阻碍
C.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D.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巩固
2021-05-05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南平龙岩三明宁德)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工业发展状况分阶段统计(部分)。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第一阶段工业高速发展
B.第二阶段重工业比例上升得益于国家工业化战略
C.右倾错误思想导致第三阶段工业增速出现下滑
D.经济政策的调整推动第四阶段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2021-07-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建国后,我党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下表中的有关经验总结解读正确的是
A.在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B.分步骤改造农业为土地改革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C.农业改造落实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路线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2020-07-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