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建国后,我党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下表中的有关经验总结解读正确的是
A.在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B.分步骤改造农业为土地改革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C.农业改造落实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路线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2020-07-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对下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及经济发展速度比例计划表
类别金额比重发展速度(年均增长)
农林水力等32.67.6%4.3
工业248.558.2%轻工业11.2%14.7轻工业12.4
重工业88.8%重工业17.8
A.必然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衡B.受苏联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影响
C.“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D.反映建设工业国的迫切愿望
2021-06-12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选修)
3 . 在这些1953年的画面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我国各行业实现了机械化B.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步进行D.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建设的重点
2020-04-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工业建设的推动   ②“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③国民经济的调整
④十年“文革”及“右倾”错误   ⑤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5 . 下面为画家戈湘岚创作于1954年的作品《春耕》,下列对此画解读合理的是,该画
A.再现了农村经济的恢复状况
B.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与特征
C.注重表现作者丰富而又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D.具有探究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场景的参考价值
6 . 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集中在轻工业领域B.已经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初步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D.体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
7 . 1956年5月1日,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在北京开幕,6156名代表在这里誓师向社会主义进军。下表是与会劳模信息表,下列各项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劳模信息表

(注:行业劳模由各部门推荐,各省劳模由地方推荐,不重复计算)
A.生产关系改造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已开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完成D.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
2021-03-17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1953—196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
1953166.831958197.65
1954166.521959169.68
1955183.941960143.85
1956192.751961136.50
1957195.051962154.41

对表中关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50中期年代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导致了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2020-05-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9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这些观点最能解读我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依法治国的理念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
10 . 下图为中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有

①总体:这一时期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仍有发展
②1955—1958年:土地改革陆续完成推动了农业发展
③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④1961—1965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