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通过如表,对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正确的解读是
A.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绝对优势B.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方针的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重工业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二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材料三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摘编自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学习“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影响。
3 . 2012年12月在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讲话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宪法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请阅读有关宪法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

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以发展生产合作为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主要道路。

鼓励和指导它们(私人资本主义)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1954年宪法


(1)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在经济工作目标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国营企业在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1982年宪法

材料四   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国营企业在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改为:“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


(2)从政治、经济建设的角度解读材料三、四的异同点。
2020-04-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学者贺耀敏认为,农业合作化是农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它既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的组合和提高,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农业合作形式所有制性质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的性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A.分清农村阶级状况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分步骤改造为土地改革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C.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坚持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D.改造落实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
5 . 解读下表中数据的变化,最合理的推论是
1953~1957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
A.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较为困难B.英美的工业化水平低于我国
C.中国的工业基础落后于西方D.中国经济对重工业依赖较重
2020-03-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信息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万历年间(1573~1620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实现工业化是近代国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问题:


图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图2一五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0-04-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2019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范照兵在回答央视记者的提问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在于它是中国土壤上土生土长的,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B.1954年以前由其代行政协的职能
C.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是符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 . 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化
C.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
D.—五计划成就巨大
9 .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B.“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科技成就
C.“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成果
10 . 以下是1952一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显著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发展D.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2019-12-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