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经济活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活动。下列材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天仙配》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史料记载1845年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材料三   



农民成群结队报名入社

手工业者积极报名入社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中期的什么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文物。下面是绘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46幅《耕织图》组图中的两幅。


《耕图之二·耕》     《织图之十九·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二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简表

品名1843年1855年
1300多万斤8400多万斤
1000多包56000多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概括最前两个年份之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0-07-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征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2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2020-12-2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发展大事件

1915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厂,并获得较大发展。

1921年,合组成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荣宗敬为总经理。

1931年,该公司扩展为9家厂。

1933年,申新上海各厂存纱达7万件,产品大量积压。

1936年,申新转亏为盈。

1938年起,日军用"委托经营"方式对上海沦陷区申新各厂实行"军管理"。唯有二厂、九厂在公共租界内,不仅得以继续经营,而且因需求扩大,获得很大发展。

1946年底,上海申新各厂账面盈利达152.05万元。解放前期,上海各厂已濒临瘫痪。

1951年,成立上海申新纺织厂管理委员会。

1954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

1955年,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


据此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申新纺织厂获得较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公私合营的历史意义。
5 .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填充地图册》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摘编自王梦奎《中国:加入WTO与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简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3)推断材料三中历史分期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6 . 历史资料中的数字信息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从1896年至1913年,中国的华资纺织工厂仅有16家。1914年至1922年,民族资本所创建的纱厂达49家。面粉工业在一战期间建立的约有100家,中国由面粉输入国一跃成为面粉输出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中国民族工业经历民国初期“短暂春天”之后的发展情况。
2020-04-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平行班)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簿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陈向东(毛洋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断中国在国民经济设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断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020-07-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无工不富,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材料二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较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内外因素。
2020-06-13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9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耕织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文物。图1、图2为绘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46幅《耕织图》组图中的两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二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简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请从材料三的图中任意选取两个年份,概括这两个年份之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二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
(2)20世纪20年代后民族资本家张謇的企业衰落下去,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