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1952—1964年轻重工业生产指数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
轻工业65553452
重工业35456648
A.“八字方针”提出后工业朝良性发展
B.“一五”计划使得消费指数有所上升
C.工业建设一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大跃进使得重工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
2023-09-0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但苏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且重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厂设备陈旧落后、工业结构比例不协调。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国家通过压缩消费基金的比重、调整税收、发行公债、减少农业投入、推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和管理干部等方式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和人才。1929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已占据优势地位,占比达54.5%,1932年增加到70%,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循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要重视增产节约,“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我们要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毛泽东则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以人为本、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及工人群众、领导千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使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国家工业化的特征,并简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实现工业化方面毛泽东不同于苏联的主张,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对我们的启示。
2023-08-14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1961年1月,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将国民经济计划调整为: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到2010万吨,煤炭产量由5.2亿吨降到4.25亿吨,施工的大中型项目比上年减少300个。结合下列表格,我们可知这次调整
A.使“左”倾错误得到根本纠正B.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使国民经济比例不再失调D.兼顾了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
2021-03-06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列四幅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判断图1、图2、图3、图4分别属于哪一时期,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有关“大跃进”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受到浪漫主义绘画风格影响B.凸显右倾错误的严重危害
C.全面展示大跃进运动的风貌D.超越时代背景的艺术想象
6 . 如图为1960年宣传画《抗灾力强更快地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画中一位姑娘扶着一捆谷物,身后小伙子在喷洒农药,远处是一座大型水利设施。由此可知
A.科学生产得到重视B.“左”倾错误抬头
C.国民经济迅速回升D.包产到户开始盛行
7 . 1958年底,毛泽东在郑州召开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会议,广泛讨论了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他说,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避开一切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法则等经济范畴,而必须使用他们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要消灭的问题,而是要大力发展。这表明毛泽东
A.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B.着手纠正一些“左”的做法
C.主张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8 . 1964年,我国经济建设转向战备轨道,中央做出工业由沿海向内地,由东部向西部纵深发展的部署。到1965年,在西北、西南建设项目达300多个;东北迁往西部的企业及技术支援项目就有140个,涉及多个行业,调出约8万人左右。这些举措旨在
A.建立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B.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状态
C.扭转近代畸形的工业布局D.保持工业化进程的连续性
9 .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C.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D.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0 . 如表为“一五”计划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单位:亿元)这表明     “一五计划”表2
年份社会消费食品类衣着类用品类燃料类
1953329.8177.969.570.411
1954356.1197.371.674.213
1955364202.671.975.414.1
1956424219.394.191.818.8
19574624182.699.618.4

A.在工业建设中兼顾民生B.加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D.深受苏联经济建设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