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1952—1964年轻重工业生产指数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
轻工业65553452
重工业35456648
A.“八字方针”提出后工业朝良性发展
B.“一五”计划使得消费指数有所上升
C.工业建设一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大跃进使得重工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
2023-09-0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但苏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且重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厂设备陈旧落后、工业结构比例不协调。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国家通过压缩消费基金的比重、调整税收、发行公债、减少农业投入、推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和管理干部等方式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和人才。1929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已占据优势地位,占比达54.5%,1932年增加到70%,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循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要重视增产节约,“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我们要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毛泽东则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以人为本、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及工人群众、领导千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使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国家工业化的特征,并简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实现工业化方面毛泽东不同于苏联的主张,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对我们的启示。
2023-08-14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材料一中“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救治‘头脑疾病’”分别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道路的建议。
2022-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实行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其中附有毛泽东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这一指示旨在
A.肯定毛泽东革命年代的贡献B.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战略转变
C.变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纠正思想路线右倾主义错误
2021-03-20更新 | 79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1年1月,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将国民经济计划调整为: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到2010万吨,煤炭产量由5.2亿吨降到4.25亿吨,施工的大中型项目比上年减少300个。结合下列表格,我们可知这次调整
A.使“左”倾错误得到根本纠正B.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使国民经济比例不再失调D.兼顾了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
2021-03-06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列四幅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判断图1、图2、图3、图4分别属于哪一时期,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楚)
8 . 下图是有关“大跃进”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受到浪漫主义绘画风格影响B.凸显右倾错误的严重危害
C.全面展示大跃进运动的风貌D.超越时代背景的艺术想象
9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10 . 如图为1960年宣传画《抗灾力强更快地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画中一位姑娘扶着一捆谷物,身后小伙子在喷洒农药,远处是一座大型水利设施。由此可知
A.科学生产得到重视B.“左”倾错误抬头
C.国民经济迅速回升D.包产到户开始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