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经济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在传统与近代中新陈代谢,艰难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三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

——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在明清时期受到哪些经济政策的阻扰,使其未能步入近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发动的这次运动的名称,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
2022-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2 . 1960年7—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确定了压缩基本建设战线,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等举措。这些举措的实质是
A.调整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B.纠正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推动城镇地区就业形势的好转
3 . 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入473亿元;支出466亿元;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高价商品都已为平价;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造成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战略的调整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国家工业化推进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4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5 . 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实施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6 . 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了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其直接因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结果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C.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D.知青上山下乡的结果
9 .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工作第一线,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雷锋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
10 .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了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其中,我们熟悉的“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属于哪一时期的楷模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2021-02-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