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1958年新闻报刊宣传报道了——些未经证实的跃进“捷报”,如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某农场第一生产队亩产小麦8585斤的奇迹,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亩产水稻130434斤的奇迹,河南禹县日产生铁4396吨的奇迹。这些“捷报”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左"倾思想的不断扩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D.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展开
2 .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发文指出,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材料主要体现了
A.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启
C.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D.“大跃进”运动的出现
3 . 1962年,中共八届十次会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农村基层单位;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99%以上的农村完成了政社分开。这一变化
A.反映了我国农村政治体制的演进B.使农村土地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
C.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020-07-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958年的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党中央
A.关注到国民经济应该协调发展B.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C.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
2020-07-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1958年由地方政府奖励给南社人民公社的奖状。这史料反映了当时
A.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决策B.人民群众渴望经济恢复与发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D.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6 . 1961年,国家对高级糕点、糖果开始实行高价政策,随后扩大到饭馆、商店等许多方面。从1962年下半年起,国家的高价政策逐步回落,到1965年底,高价商品只有高级针织品一种。这一变化直接表明
A.农业生产基本得到恢复B.现存经济体制存在问题
C.市场供应状况得以改善D.干部腐化现象得以遏制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
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
内销165.2976.78171.4844.32
外销5023.22215.4455.68
产量215.29100386.92100

材料二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得失。
2020-05-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芜湖市1960年市区总人口为403031人,1963年为329090人,其中被精简职工65407人,大多数人返乡劳动。城市人口的减少是由于
A.工业建设制约了农业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C.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D.国民经济的重大调整
2020-05-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三   邓小平曾说:“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比较快地先富起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

材料四   “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下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摘编自《“珠海经济特区好”》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农村中的表现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有什么转变?从中你有何启示?
(3)材料四中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有什么问题?经济特区的创办有何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96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到1965年,全国共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大城市数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这种现象
A.终止了人民公社运动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加速“左”倾错误的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